一、奧迪q3轉向角度傳感器基本設置?
做基本設置前一定要確保四輪定位準確無誤,啟動車輛,在平坦路面試車,以不超過20km/h車速行駛車輛 如果方向盤是正中位置(若不在正中位置,調整) ,停車即可,不要再調整方向盤,不要關閉點火開關,進入44動力轉向系統,選擇“安全訪問”,輸入登陸碼后確定;
返回選擇基本設置進入,輸入通道號60確定,點擊“調整”,(同時儀表會點亮EPS故障燈、防滑故障燈、臺壓故障燈,不要管它!)接著方向盤往左打死停留2秒鐘,再往右打死停留2秒種,最后方向往左回正。查看轉向角傳感器數值必須為0度,或者在允許誤差( —4.5度)之內!此時EPS故障燈正常就會熄滅,接著車輛已20km/h以上行駛,此時防滑燈和胎壓燈都會熄滅,基本設置完成! 注意:有時在44方向機系統里面設置不了角度傳感器,也可以進入到03ABS系統做角度傳感器設置,
二、奧迪q3后視鏡調節最佳角度?
后視鏡調節正確調節角度:
1、中央后視鏡 中央后視鏡正確調整對駕駛員的視線有很大的幫助,首先調整后視鏡與地平線平行,地平線的位置是重演位置的1/2處。當然,鏡面的調整需要稍微面對駕駛員,這樣才能看清后方來車。
2、左后視鏡 駕駛室靠左,左后視鏡調整尤為重要,這里建議將車身映像調整占鏡面1/4,地平線占鏡面1/2。露出車身映像太少,看不到貼近車尾的車輛;露出車身映像太多,就容易看不清楚已經并行一部分的車輛。
3、右后視鏡 與右后視鏡的調節方法與左后視鏡有所不同。這里車身映像還是露出1/4,但是地平線調整至右后視鏡的2/3即可。
三、奧迪q3頭靠角度能調嗎?
能
①使用雙手抓住頭枕側面,向上使力即升高頭枕位置。
②按住側面的按鍵,將頭枕下壓至所需位置,松開按鍵固定頭枕。
后排座椅比例放倒是指后排座椅的靠背可以按比例放倒,相比后排座椅整體放倒,按比例放倒的靈活性更高,可以只放倒一半的靠背來放置大件物品,而未放倒的部分仍然可以坐人。后排座椅整體放倒是指后排座椅的靠背為一個整體,當拉大件物體需要更大的空間時,可以將后排的座椅靠背放倒,來獲得更大的空間。常見的后排座椅放倒比例有:1/3、2/3、1/2比例放倒。
四、奧迪q3胎壓傳感器更換?
胎壓傳感器更換電池的教程是:
1、用扳手擰出外置傳感器,向上取出防拆墊片;
2、將傳感器放置于碟形開蓋,旋開外殼;
3、取出舊電池,更換新電池即可。胎壓傳感器安裝在氣門嘴位置或輪胎內部,其利用abs的感測功能來比較輪胎的旋轉圈數,胎壓不足的輪胎圓周長會變短,胎壓傳感器便會接收到,發揮作用
五、奧迪q3光感傳感器更換?
1、先將支架取下,握住后視鏡支架,沿前擋風玻璃往下抽出支架;
2、首先你要把后視鏡的鏡片取下來,鏡片中間是活動的卡位的,撬的時候工具要搞中間出力,否則鏡片破碎,損失慘重,有兩款,一款是不帶雨量傳感器的,把后視鏡底座正時或逆時平順旋轉60度;
3、后視鏡底座的外殼,向下拆下底座,輕輕左右搖晃并向下。拿掉鏡片,你會看到里面有固定外殼的螺絲,擰開它,慢慢把外殼拆開,有卡位要接觸,電線也要小心拔掉
六、奧迪q3氧傳感器怎么檢查?
奧迪氧傳感器檢測方法如下:
1、點火開關置于“OFF”,拔下氧傳感器的導線連接器,用萬用表Ω檔測量氧傳感器接線端中加熱器端子與自搭鐵端子的端子1和2)間的電阻,其電阻值應符合標準值(一般為4-40Ω;具體數值參見具體車型說明書)。如不符合標準,應更換氧傳感器;
2、測量后,接好氧傳感器線束連接器,以便作進一步的檢測。氧傳感器反饋電壓的檢測測量氧傳感器反饋電壓時,應先拔下氧傳感器線束連接器插頭,對照被測車型的電路圖,從氧傳感器反饋電壓輸出端引出一條細導線,然后插好連接器,在發動機運轉時從引出線上測量反饋電壓;
七、奧迪A3與奧迪Q3怎么選?
A3和Q3不好比呀,倆車不在同一個價位上,也不是同一類車。A3起步價已經破15萬了,新Q3 起步價還22呢,錢夠的話還是Q3吧,SUV視野比兩廂車要好,Q3的內飾現在已經虛擬駕駛艙了
八、奧迪Q3和奧迪a3怎么選?
開Q3的小白,飄過,我只說一下我的開車體驗,視野好一丟丟,過有坑有溝的地方每次我都忘記減速,女司機一直都這樣,目前車況還好,忘記保養一次出了缺機油符號,電池換過一次,其他都還好,內飾沒有轎車舒服,后排空間不足,但是我還是喜歡我的小白,陪我走過四年,加油時推背感很強,尾燈很漂亮,陪我看過星星,陪我走過日月,比a3大氣!
九、奧迪A3和奧迪Q3怎么選?
現在同時開A3兩廂與Q3,都是1.4T兩驅的,A3是7速DSG變速箱,Q3是6速DSG的。之前開的車是別克凱越1.5L自動,個頭大小跟A3三廂幾乎一模一樣,平日里開車就是買菜居多。這次換車后所得到的心態變化是這樣的:之前開別克的時候,覺得滿大街都是好車,一會兒一輛寶馬過去了,一會兒一輛奔馳過去了,目不暇接的。換了奧迪之后才發現,其實就算是在北京,也并沒有多少所謂的好車……,有的時候一天也碰不到一輛A3或者Q3。真得很神奇~
下面說一下兩款車主觀看法吧。
動力:
A3:車小靈活動力足,堪稱小鋼炮,1.4T百公里加速8秒左右,絕對夠了,超車不在話下。底盤很穩,底邊貼合極佳,40公里每小時速度90度過彎幾乎感受不到過大側傾,是一輛特別好開的小車。高速超過120公里每小時會發飄。油耗很驚嘆,高速百公里可以達到5L,城市擁堵狀態下也在7L以內。
Q3:很多人擔心Q3的1.4T版本,或者2驅SUV動力不夠,其實大可放心,1.4T百公里加速9秒左右,城市中竄來竄去也很靈活,靈活性肯定比A3差一些,畢竟要重300公斤呢,不過換來的就是急劇穩妥的駕駛體驗,高速也不飄。高速百公里油耗在6L左右,城市擁堵在8L左右,比A3耗油一些。我個人開車比較穩妥的,很少跟兔子一樣在路上竄來竄去的,所以,跑高速也沒覺得動力不夠用啥的。
這兩款車我覺得真沒必要上2.0T的,1.4T是高功率版本的,2.0T普通版的動力其實也增加不了多少,正好1.5T趕上了購置稅減半,省了一萬塊,平日里開也省油。我平日也不會去草原狂奔,所以四驅更沒必要。況且,也別指望奧迪能越野,說明書上清楚寫著,這不是越野車……
單純動力的話,推薦A3,很好開!!!
空間:
A3:我開的是A3兩廂的,所以后排空間就很難受了,后座無論是坐著,或者歪躺著,真是讓人崩潰的體驗。A3的三廂版本也不怎么樣,不過多了后備箱,稍微能拉一些東西吧。前排的話還不錯,就算是大胖子,或者大高個兒,也夠了。總之,A3非常適合兩個人坐在車里。如果需要經常多拉幾個人,就算了。
Q3:當時買車的時候在它與奔馳GLA之間糾結,最終選擇了Q3。畢竟,Q3無論怎么看都是一輛合理正常的SUV。GLA雖美,但后座跟A3一樣,雞肋的很,特別是頭部空間,我坐進去后排幾乎是頂著天窗。GLA前排還好了,起碼座椅可以調節。Q3作為緊湊級SUV,它的寬度比很多B級車還要寬,所以它的空間舒適度是夠了,跟中型SUV比,也不輸。畢竟,很多中型SUV看起來很大,但給出的10多厘米空間全部給了中控臺,并沒有留給座椅,配合上舒適的沙發,與SUV特有的高高的視野,駕駛體驗很爽。當然,也別指望Q3能有多大的空間體驗了,畢竟軸距依然是緊湊級的,所以,后排退部空間一般,后備箱也很局促,拿Q3玩車震,依然沒辦法做到賞心悅目的舒展。
空間推薦Q3或者A3的三廂。
外觀:
奧迪車在中國人看起來,都會用“大氣”來形容,A3與Q3的前臉都是家族面孔,所以都很大氣。A3的屁股,無論兩廂或三廂,都很小氣,特別是兩廂的,更是丑的要死。Q3就不一樣了,無論怎么看都很大氣,雖然個頭比Q5小一些,不過也別指望Q5能有多大的空間。當然,跟Q7就沒可比性了。Q5更中庸一些,Q3更洋氣有活力一些。多十萬預算,還是Q5合適。
外觀上推薦Q3。
內飾:
兩款車同配置功能幾乎一模一樣,唯三不一樣的,1,,A3的屏幕是電動彈出的,特別高大上的感覺。Q3的屏幕手動折疊的。2,另外就是,A3的操控按鈕在檔把的后面,中央扶手的前面,操作特別方便,而且讓車子看起來科技感極強。3,A3圓形的空調口也特別有趣,Q3就很普通了。總之,A3的內飾完爆Q3。
內飾上推薦A3。
這兩款車的缺點:我操,丫居然沒有定速巡航!沒有導航!!沒有導航我也就忍了,憑什么沒有定速巡航,這么LOW逼的功能四五萬元的北斗星都有的。當然,后期是可以加的,動靜太大了。
綜合:
A3與Q3兩款車差價在六七萬,雖然都是緊湊級的,但畢竟并不是同一級別類型的車,如果讓我推薦的話,我還是推薦Q3,坐著舒服,視野也好,車子也夠靈活,唯一讓我不爽的是內飾的科技感比A3差很多。當然,功能都是一樣的。
十、奧迪q3輪速傳感器怎么換?
拆卸步驟:
1)拆開蓄電池負極接線,拆開發動機艙內的速度傳感器線束。
2)拆下固定傳感器線束支架的螺栓。注意線束定位夾安放及定位。
3)拆下前輪轂的傳感器定位螺栓。將前輪速度傳感器直接提出殼體從而將其拆下,不要損壞傳感器觸點。根據需要進行清理更換。
安裝步驟:
1)將傳感器放入支座并安裝固定螺栓。
2)拆下制動鉗及制動盤。使用非鐵性塞尺檢查傳感器頂部與彈性輪之間的間隙。在輪轂上的幾個位置檢查此間隙。
3)如果間隙太小,可使用防抱死制動系統傳感器墊片抬高傳感器,拆下傳感器,安裝墊片并重新檢查。如果間隙太大,檢查彈性輪、輪轂及傳感器有否損壞。
4)一旦間隙正確,以使用正確力矩固定螺栓。
5)在傳感器端頭,安裝每個線束固定夾及定位器。連接傳感器于發動機艙內的防抱死制動系統接線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