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態電阻與熱態電阻差異?
熱態電阻就是元件或導體在工作狀態下的電阻值,而冷態電阻是指元件或導體在沒有工作時的電阻值。
比如,白熾燈燈泡的冷態電阻就非常小,但燈泡亮了以后,其熱態電阻就比冷態時的電阻大了許多倍,熱態電阻就是元件或導體在工作狀態下的電阻值,而冷態電阻是指元件或導體在沒有工作時的電阻值
二、冷態和熱態絕緣電阻變化?
對現場的備用狀態、即時停機狀態,來作為冷狀態和熱狀態。
冷態絕緣電阻: 對同步發電機而言,在冷態下測量絕緣電阻時,繞組的表面溫度與周圍空氣溫度之差不應大于±3℃。 冷狀態一般指發電機的備用狀態,繞組的表面溫度與周圍空氣溫度基本相同。 即在此時的溫度下測量的絕緣電阻值。 要求:測量定子繞組絕緣電阻值時,當溫度在10―30℃范圍內R60/R15(吸收比)之值應不小于1。3,否則,應 對其進行干燥處理。
熱態絕緣電阻: 在停機后清除污穢前為發電機的熱狀態。 即在此時的溫度下測量的絕緣電阻值。
三、冷態電阻計算公式?
△t=(R2-R1)/R1*(234.5+t1)-(t2-t1)
▽t---繞組溫升
R1---實驗開始的電阻 (冷態電阻)
R2---實驗結束時的電阻 (熱態電阻)
k---對銅繞組,等于234.5;對于鋁繞組:225
t1---實驗開始時的室溫
t2---實驗結束時的室溫
電機溫升公式θ=(R2-R1)/R1*(235+t1)+t1-t2(K)
R2-試驗結束時的繞組電阻,Ω;
R1-試驗初始時的繞組電阻,Ω;
t1-試驗初始時的繞組溫度(一般指室溫),℃;
t2-試驗結束時的冷卻介質溫度(一般指室溫),℃。
235是銅線,鋁線為225
電阻發溫升計算公式:Q=(Rr-Re)/Re x (235+te)+te-tk
四、電機絕緣電阻冷態與熱態區別?
對發電機而言,在《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中,發電機的繞組測量絕緣電阻,具體的冷狀態、熱狀態的溫度值規程無法給出一個定值。因為這兩種狀態的溫度隨機變化量太大。只能針對現場的備用狀態、即時停機狀態,來作為冷狀態和熱狀態。
冷態絕緣電阻:
對同步發電機而言,在冷態下測量絕緣電阻時,繞組的表面溫度與周圍空氣溫度之差不應大于±3℃。冷狀態一般指發電機的備用狀態,繞組的表面溫度與周圍空氣溫度基本相同。即在此時的溫度下測量的絕緣電阻值。
要求:測量定子繞組絕緣電阻值時,當溫度在10?30℃范圍內R60/R15(吸收比)之值應不小于1.3,否則,應對其進行干燥處理。
五、什么是熱態電阻,有冷態電阻的說法嗎?
電阻都是有一定的溫度系數。
電阻值在不同的溫度下,阻值是不同的。
一般金屬材料具有正溫度系數,溫度升高,電阻值增大;而碳及半導體材料具有負溫度系數,溫度升高,電阻變小。
冷態電阻,就是指某器件在沒有電流時,即常溫下的電阻,一般是指25℃時的電阻。
比如220V/40W的白熾燈泡,燈絲的冷態電阻在100Ω左右,但正常工作時的電阻在1210Ω左右。
熱態電阻則是以全額額定電流值為測試電流所測得的電壓降轉化過來的,其計算公式為R熱=Ud/In。
通常熱電阻比冷電阻要大。
六、后氧傳感器電阻多少是正常?
關于氧傳感器電阻的正常范圍:
1、氧傳感器的電阻值通常在0.1到0.9之間。后氧傳感器的波動范圍會比前氧傳感器小,但根據品牌、車型、年份、排放要求的不同,氧傳感器的數值也會有所不同。
2、前氧傳感器安裝在三元(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催化轉化器的前面,用于校正燃油噴射量。一旦混合氣空燃比偏離理論空燃比,三元催化器對CO、HC、NOx的凈化能力就會急劇下降。因此,在排氣管中安裝一個氧傳感器,檢測廢氣中的氧濃度,并向發動機電腦發送反饋信號。然后,發動機計算機控制噴油器噴油量的增減,使混合氣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論值附近(14.733601)。
七、熱態絕緣電源低于冷態絕緣電阻嗎?
是這樣,電機變壓器熱態絕緣電阻都低于冷態值。
八、冷態電阻測試單位是什么?
冷態電阻測試的單位是歐姆(Ω)。因為電阻的定義就是電流通過時所遇到的阻力,它的單位是歐姆。冷態電阻測試就是在電路不通電的情況下,使用萬用表等測試工具測量電阻大小,用歐姆表很容易得出結果。在實際電路中,還需要注意電阻的溫度系數和功率等相關參數,以保證電路的正常運行。
九、絕緣電阻的冷態和熱態的標準?
絕緣電阻冷態的主持應該為有無窮大,熱態時組織可以稍微下降,可是也應該超過10M歐。
十、電熱管冷態電阻計算?
冷態電阻等于電壓的平方除以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