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急管理局應急保障中心的職能?
事業單位,負責應急救援設備管理保障工作,負責應急救援隊伍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應急管理局信息監控中心職責?
應急管理局信息監控中心主要職責是,隨時關注臺風、天氣、地震 、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情況,發送監控信息和預警
三、應急管理局應急服務中心怎么樣?
應急管理局應急服務中心是應急局設立的,是下屬單位,主要是從事應急救援、應急信息收集、應急值班值守、應急溝通協調等各方面工作,有點類似應急救援的辦公室職能,人員編制各不同,有參公編制也有事業編制的,各個地方有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之,還不錯,是體制內的工作人員。
四、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給著裝嗎?
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是有安排著裝的。 應急指揮中心是一個搶險救災工作部門, 根據規定是有配置相應的工作服裝, 以便于開展工作。
五、應急管理局服裝統一標準?
應急管理部人員是統一著裝的。
1、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一般性災害由地方各級政府負責,應急管理部代表中央統一響應支援;發生特別重大災害時,應急管理部作為指揮部,協助中央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應急處置工作,保證政令暢通、指揮有效。
2、應急管理部要處理好防災和救災的關系,明確與相關部門和地方各自職責分工,建立協調配合機制。
六、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的崗位職責?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負責應急值守和政務值班工作,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及時響應和處置突發事件。
2. 組織編制省級總體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類、安全生產類專項預案,并監督實施。
3. 擬訂事故災難和自然災害分級應對制度,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協助相關部門協調處置突發事件。
4. 承擔應急指揮平臺運行保障工作,確保應急指揮系統的正常運行。
5. 負責發布預警和災情信息,指導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和相關部門做好應急響應工作。
6. 協助市委、市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相關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協調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7. 負責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提高全校應急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8. 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送和監測預警機制,不斷完善信息報送和監測預警系統。
9. 負責證照年檢等其他相關工作。
10. 負責車輛整體調度與管理,組織司機認真學習危險品車輛安全駕駛規則、交通法規和技術常識,做好節能和技術的考核,車輛保養和定期檢查,按期檢測和維修,確保車輛良好。
11. 負責司機管理、保證車輛按照公司規定按時完成運輸任務。
12. 負責車輛整體調度與管理,應急事件處理,與交管部門業務對接。
以上是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的崗位職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區和部門的具體職責可能會有所差異。
七、應急管理局權力大嗎?
合并后的應急管理局權力偏大,責任是非常大。
具體來講
第一,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全部歸入,這部分包含工貿八大行業(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危化生產(經營)企業、加油站、煙花爆竹銷售點、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執法權(行政處罰權),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煙花爆竹特許經營許可證、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電工證、焊工證、登高作業證、安全員證等許可事項。安全生產標準化、雙重預防體系建設、項目設施三同時審查等業務。
第二,原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更名,去掉政府二字,現稱某市(縣)安全生產委員會,安委會辦公室徹底歸屬應急局,這部分權力主要是依靠紅頭協調各安委會成員單位工作,名義上權力極大,因為安委會一把手都是各地政府主官擔任,安委會的大紅頭下去是要政府一把手簽字的,但是實際上權力大不大看你們當地具體情況,應急局也就能自主決定發安委辦的紅頭。
另外,由于安全生產考核由安委辦具體負責,安全生產情況又關系到各地主要領導前途,所以在年底時候,各地分管領導經常會去上級應急管理部門打點。敏感時期縣市區主要領導經常會在應急局指揮中心進行調度或者參會。
第三,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現合并到應急局,掌握災情上報、核實,救災資金、救災物資,冬春救助資金等,經手資金常常數以千萬計,遇到大型災害,經手資金更是無法估計,有一定的分配權(影響有限)。
第四,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現合并到應急局,主管森林防滅火工作。
第五,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現合并到應急局,主管防汛抗旱工作。
第六,原地震辦合并到應急局,地震辦這地方水很深,權力不小,本地連續兩任地震辦領導出事。
第七,原消防部門退出現役后,名義上合并到應急局,但現在地市及以下未完成合并,消防救援局歸屬應急管理部,省消防救援總隊歸屬各地省廳,但是地市縣區依然并列。
以上四五六條沒有展開說,大體上就是這些職能。
八、去應急管理局上班好嗎?
別來,別來,別來
我單位這次省考設崗,因為偏遠縣可以放寬要求只要有三人報名就可以開考,然而還是因為人數不夠撤崗了(就三個人啊都湊不到!!!
這倆報名的人里還有一個是我單位一個工會外包這次想轉正的………
就但凡有點了解的都不會來啊啊啊啊也只能騙一下剛畢業的應屆生和不怎么了解這方面的
再補充一下,如果不想國慶值班兩天春節值班兩三天的,不要來!!!!
九、應急管理局全稱?
全稱市應急管理局。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簡稱市應急局),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組成部門,為正局級。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和北京煤礦安全監察局合署辦公。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應急工作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和市委有關工作要求,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應急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中文名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
外文名
Beij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Bureau
辦公地址
北京市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7號院4號樓
性質
政府機構
行政級別
正局級
主要職責
(一)負責本市應急管理工作,指導各區各部門各單位應對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和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二)擬訂本市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等政策,組織編制應急體系建設、安全生產和綜合防災減災規劃,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組織制定相關規程和標準并監督實施。
(三)指導本市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事故災難和自然災害分級應對制度,組織編制本市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預案,綜合協調應急預案銜接工作,組織開展預案演練,推動應急避難設施建設。
(四)牽頭建立本市統一的應急管理信息系統,負責信息傳輸渠道的規劃和布局,建立監測預警和災情報告制度,健全自然災害信息資源獲取和共享機制,依法統一發布災情。
(五)組織指導協調本市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研判突發事件發展態勢并提出應對建議,協助市委、市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重大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六)統一協調指揮本市各類應急專業隊伍,建立應急協調聯動機制,推進指揮平臺對接,銜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應急救援工作,指導本市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開展有關應急救援工作。
(七)統籌本市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負責組織消防、森林火災撲救、抗洪搶險、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生產安全事故救援等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指導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各區及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建設。
(八)負責本市消防管理工作,指導消防監督、火災預防、火災撲救等工作。
(九)指導協調本市森林火災、水旱災害、地震和地質災害等防治工作,負責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作,指導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工作。
(十)組織協調本市災害救助工作,組織指導災情核查、損失評估、救災捐贈工作,管理、分配市級救災款物并監督使用。
(十一)依法行使本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職權,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各區政府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督查、考核工作。
(十二)按照分級、屬地原則,依法監督檢查本市工礦商貿生產經營單位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情況及其安全生產條件和有關設備(特種設備除外)、材料、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依法組織并指導監督實施安全生產準入制度。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和煙花爆竹經營單位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煤礦、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十三)依法組織指導本市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監督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落實情況。組織開展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調查評估工作。
(十四)開展應急管理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的對外救援工作。
(十五)制定本市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救援裝備規劃并組織實施,會同市糧食和儲備局等部門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信息平臺和調撥制度,在救災時統一調度。
(十六)負責本市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組織指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和信息化建設工作。
(十七)承擔市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的具體工作,負責規劃、組織、協調、指導、檢查本市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及應急管理的預案、體制、機制和法制建設。承擔市安全生產委員會、市防火安全委員會(市森林防火指揮部)、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具體工作。
(十八)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應急管理局簡稱?
為應急局。
應急局是各級政府主管安全生產、災害管理和應急救援的組成部門。主要職責是組織編制應急總體預案和規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應對突發事件工作,推動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預案演練。建立災情報告系統并統一發布災情,統籌應急力量建設和物資儲備并在救災時統一調度,組織災害救助體系建設,指導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應急救援,承擔應對特別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指導火災、水旱災害、地質災害等防治。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