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LC控制與電氣控制的優點是什么?
①從控制方式上看,電氣控制主要采用硬件接線方式,觸點數量有限,控制系統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受到限制;而PLC控制主要采用軟接線方式,其控制邏輯以程序的方式存放在存儲器中,系統功能可通過改變程序來實現,其“軟繼電器”的觸點數量無限,PLC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好。
②從工作方式上看,電氣控制采用并行工作方式,而PLC采用掃描(串行)工作方式。
③從控制速度上看,電氣控制工作頻率低,觸點還會出現抖動,而PLC控制速度快,不會出現觸點抖動的問題。
④從定時和計數控制上看,電氣控制容易受環境影響,定時精度不高,而PLC控制精度高,定時范圍寬,修改方便,且不受環境影響。
⑤從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上看,電氣控制可靠性和可維護性較差,而PLC控制壽命長,可靠性高,且具有自診斷功能,現場調試和維護方便。
二、PLC并不能代替繼電器?
您的想法是對的!您的意思是PLC類似人的大腦,但干活還是得依靠繼電器、接觸器、電磁閥這樣的執行元件。
PLC可以代替時間繼電器和計數器,——但不全面,PLC現在功能很強!還有模擬量采集功能、通信功能等等,都是傳統的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無法實現的功能!!
但最終的執行元件,還是得依靠繼電器、接觸器、電磁閥之類!因為PLC無法直接驅動電機之類。
三、plc是晶體管的好還是繼電器的好?
晶體管的好,晶體管一般是接5-30VDC的負載,而繼電器輸出一般是0到220VAC和0-30VDC的負載,繼電器輸出的相對與晶體管輸出的負載電流大,電壓寬,動作頻率低。
PLC繼電器式與晶體管在負載電流、相應時間和適用輸出過程上都有所不同。繼電器適用于交流和直流負載。晶體管適用于適用于直流負載。
1、負載電流不同:繼電器式的最大輸出負載電流可達2A/點,晶體管的最大輸出負載電流為0.5A/點。
2、響應時間不同:繼電器式輸出隨負載電流的增加而減少,響應時間為10ms。晶體管輸出響應時間短,一般為0.2ms左右。
3、適用輸出過程不同:繼電器式輸出不適用于高頻動作的負載,這是由繼電器的壽命決定的。晶體管輸出適應高頻動作。
不同公共點之間可帶不同的交、直流負載,且電壓也可不同,帶負載電流可達2A/點;但繼電器輸出方式不適用于高頻動作的負載,這是由繼電器的壽命決 定的。其壽命隨帶負載電流的增加而減少,一般在幾十萬次至幾百萬次之間。
四、繼電器、接觸器控制與PLC控制的特點與應用是什么?
繼電器只能控制簡單的開關量的設備,如果一臺設備要20個繼電器以上,建議就不要用繼電器了,用PLC好了,接線簡單,穩定可靠接觸器是控制大功率設備,如電機、加熱管等現在的PLC功能可多了,開關量、溫度、模擬量、脈沖輸出、高速計數、數據運算等等,基本上現在自動化的設備都是使用PLC了,可以說大部分的自動化設備都可以使用PLC
五、PLC與單片機相比,有什么優勢?
PLC與單片機相比優勢是:高可靠性、強抗干擾能力、編程方便、使用便捷、惡劣工業環境適用強。
PLC控制系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專為工業生產設計的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它采用一類可編程的存儲器,用于其內部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與算術操作等面向用戶的指令,并通過數字或模擬式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是工業控制的核心部分。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推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取代傳統繼電器控制裝置以來,PLC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應用。
同時,PLC的功能也不斷完善。隨著計算機技術、信號處理技術、控制技術、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用戶需求的不斷提高,PLC在開關量處理的基礎上增加了模擬量處理和運動控制等功能。今天的PLC不再局限于邏輯控制,在運動控制、過程控制等領域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擴展資料:
PLC基本結構
PLC控制器實質是一種專用于工業控制的計算機,其硬件結構基本上與微型計算機相同。
1、中央處理單元
中央處理單元(CPU)是PLC控制器的控制中樞。它按照PLC控制器系統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儲從編程器鍵入的用戶程序和數據;檢查電源、存儲器、I/O以及警戒定時器的狀態,并能診斷用戶程序中的語法錯誤。
當PLC控制器投入運行時,首先它以掃描的方式接收現場各輸入裝置的狀態和數據,并分別存入I/O映象區,然后從用戶程序存儲器中逐條讀取用戶程序,經過命令解釋后按指令的規定執行邏輯或算數運算的結果送入I/O映象區或數據寄存器內。
等所有的用戶程序執行完畢之后,最后將I/O映象區的各輸出狀態或輸出寄存器內的數據傳送到相應的輸出裝置,如此循環運行,直到停止運行。
為了進一步提高PLC控制器的可靠性,近年來對大型PLC還采用雙CPU構成冗余系統,或采用三CPU的表決式系統。這樣,即使某個CPU出現故障,整個系統仍能正常運行。
2、存儲器
存放系統軟件的存儲器稱為系統程序存儲器。存放應用軟件的存儲器稱為用戶程序存儲器。
3、電源
控制器的電源在整個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得作用。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可靠的電源系統是無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對電源的設計和制造也十分重視。一般交流電壓波動在+10(+15%)范圍內,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將PLC控制器直接連接到交流電網上去。
4、程式輸入裝置
負責提供操作者輸入、修改、監視程式用作的功能。
5、輸入\輸出回路
負責接收外部輸入元件信號和負責接收外部輸出元件信號。
六、伺服驅動器工作好用繼電器控制嗎?
1、可以。但是繼電器PLC是不能發脈沖的,可以用速度控制模式,定位模式不行。
2、伺服電機(servo motor )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
伺服電機轉子轉速受輸入信號控制,并能快速反應,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用作執行元件,且具有機電時間常數小、線性度高、始動電壓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
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
七、繼電器接觸器系統和PLC比有什么優缺點?
簡而言之。
繼電器控制線路復雜,故障率較高。
但是成本低廉。
適合簡單控制。
PLC由于沒有過多的線路和接觸器。
觸點較少。
故障也較低。
但是成本較高,適合大中型連續工作控制。
八、plc與電氣控制系統相比,主要優點是什么?
①從控制方式上看,電氣控制主要采用硬件接線方式,觸點數量有限,控制系統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受到限制;而 PLC控制主要采用軟接線方式,其控制邏輯以程序的方式存放在存儲器中,系統功能可通過改變程序來實現,其“軟繼電器”的觸點數量無限,PLC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好。
②從工作方式上看,電氣控制采用并行工作方式,而PLC采用掃描(串行)工作方式。
③從控制速度上看,電氣控制工作頻率低,觸點還會出現抖動,而PLC控制速度快,不會出現觸點抖動的問題。
④從定時和計數控制上看,電氣控制容易受環境影響,定時精度不高,而PLC控制精度高,定時范圍寬,修改方便,且不受環境影響。
⑤從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上看,電氣控制可靠性和可維護性較差,而PLC控制壽命長,可靠性高,且具有自診斷功能,現場調試和維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