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控車加工鈦合金轉速和進給?
銑削鈦合金的轉速與進給速度跟刀具本身材料及涂層有關系的,硬質合金銑刀加工鈦合金線速度基本在60-100米左右,進給速度和轉速可根據線速度進行轉換。
二、數控立車轉速不穩?
這個原因首先得區分是主軸轉速不穩,還是編碼器反饋不穩定。
1,主軸變頻器設置參數不合理。
2,機床輸入電壓不穩定。
3,主軸皮帶過松。
4,主軸負荷過大。
5,編碼器連軸器松動。
6,編碼器壞,或者劣質編碼器。
7,編碼器線屏蔽層接地不良。總之問題就兩種類型,不是電機轉速不對,就是編碼器反饋不對。 這個要用排除法檢測方能診斷。
三、數控車不顯示實際轉速?
檢查主軸編碼器和聯軸器是否連接好。可能是編碼器沒有轉 這是梯形圖里編寫了檢測SAR(主軸速度到達)信號的顯示梯形圖。而SAR(主軸速度到達)信號沒有送到這條梯形圖里,或SAR信號的邏輯弄反了。 你把檢測轉速的參數給屏蔽了也是不起作用的。
四、數控立車怎么調轉速?
數控立車調節轉速的具體步驟如下:
1. 打開數控立車的電源,進入數控系統的主界面。
2. 在數控系統的主界面中,找到轉速調節菜單,一般位于主界面的菜單欄或者設置欄中。
3. 進入轉速調節菜單后,選擇需要調節的主軸,一般數控立車會有多個主軸。
4. 根據需要調節的轉速范圍和精度,設置目標轉速和調節步長等參數。
5. 點擊確認按鈕,開始進行轉速調節。數控立車會自動調節主軸的轉速,直到達到目標轉速為止。
需要注意的是,數控立車的轉速調節需要根據具體的機型和數控系統進行調節,具體步驟可能會有所不同。建議在進行調節前仔細閱讀相關的操作說明和數控系統的使用手冊,或者咨詢專業人士進行指導。
五、數控立車空載轉速不穩?
這個原因首先得區分是主軸轉速不穩,還是編碼器反饋不穩定。
1,主軸變頻器設置參數不合理。
2,機床輸入電壓不穩定。
3,主軸皮帶過松。
4,主軸負荷過大。
5,編碼器連軸器松動。
6,編碼器壞,或者劣質編碼器。
7,編碼器線屏蔽層接地不良。總之問題就兩種類型,不是電機轉速不對,就是編碼器反饋不對。 這個要用排除法檢測方能診斷。
六、數控車怎么加減主軸轉速?
大概是左下角的地方,有降低主軸轉速,應該是在 循環啟動的右邊。
x.z軸:手動的,可以選擇快速 ;手搖 點x1 x10 x100調節速度進到速度:用程序控制不用G99 用F100等 用G99 是F0.2等 數值越大速度越大
七、數控車紫銅加工轉速多高?
2000轉速合適。數控車車削銅件的吃刀量在3-4毫米,進給0.25,轉速根據直徑來決定。
1、數控車主軸轉速是根據加工的工件材質和刀具材質來確定,通常轉速越高光潔度越好,進給速度越快加工速度越快,吃刀量越大也會有較高的加工速度。
八、數控加工鈦合金技巧?
數控加工鈦合金的技巧包括:1. 選擇合適的切削速度和進給速度:鈦合金具有高的強度和硬度,因此在加工過程中應選擇適當的切削速度和進給速度以確保切削效果和加工質量。一般來說,較低的切削速度和較小的進給速度會有更好的結果。2. 使用合適的切削工具:切削鈦合金可以使用硬質合金刀具或涂層刀具。涂層刀具具有更好的切削效果和壽命,可以減少切削力和磨損。3. 控制切削液的使用:切削鈦合金時,應適當使用切削液來冷卻和潤滑切削區域,以減少熱變形和延長刀具壽命。4. 避免過度切削和過度熱:鈦合金容易產生熱變形,因此應避免過度切削和過度熱。可以選擇適當的切削參數和切削路徑,以確保工件不會受到過度切削和過度熱的影響。5. 定期清潔機床和工件:鈦合金容易粘附在切削工具和工件表面,因此應定期清潔機床和工件,以確保切削效果和加工質量。6. 進行充分的刀具磨損檢查和更換:切削鈦合金會對刀具造成較大的磨損,因此應定期檢查和更換刀具,以確保加工質量和效率。
九、數控車輸出轉速高怎么調整?
轉速和扭矩都不準確,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功率。
為什么加速要降檔加油門?
因為 如果在4000轉輸出最大扭矩(比如說200Nm),降檔升到5000轉(這個轉速對應的最大扭矩假設為180Nm),這時候扭矩下降了,但是輸出功率卻增加了,因為單位時間內輸出次數增加了(轉速上升)。
所以如果追求最暴力的加速,應該是用在低檔位轟油門,轉速進紅區了再加檔。
ps . 功率=扭矩x轉速/9550
十、數控車怎樣選擇合適的轉速?
精加工進給量應按表面光潔度的要求選擇,光潔度要求高,就選較小的進給量,但也有一定限度,過小時,光潔度反而差. 粗加工時進給量的選擇應考慮:機床-刀具-工件-夾具系統的剛度、卷屑與斷屑、斷續切削時硬質合金刀片的強度等,一般切削量表中列出的時給量主要是根據剛度因素制定的。在剛度大的情況下,可根據斷屑等其他方面因素加大進給量的數值。
切削速度主要根據工件材料和刀具材料選擇,精加工時應盡量避開積屑瘤存在的切削速度區域;斷續切削時,為減少沖擊與熱應力,應適當降低切削速度。
車端面的切削速度是一變值,其最大值可比車外圓適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