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袋饃熱量?
布袋饃的總熱量為:饃150大卡+烤腸80大卡+雞柳35大卡+鵪鶉蛋35大卡+青菜類4串40大卡+油160大卡=500大卡。
布袋饃,又稱大嘴布袋饃、口袋饃、袋袋饃,河南商丘特色小吃。不同于傳統(tǒng)的餅夾菜,布袋饃的饃皮是蒸的,用小麥面粉蒸出布袋形狀的饃饃,將各種時令蔬菜、肉串、豆制品等放入鍋中油炸,撈出后菜刀切碎或者剪刀剪碎,拌勻醬料,盛到布袋饃里面。
二、布袋饃夾菜做法?
酵母粉和面,面發(fā)兩倍大排氣揉面搓條揪劑子,搟成圓餅,抹上潑好的油酥,像包包子一樣包好,再輕輕搟開搟成橢圓形,過熱烙至兩面金黃出鍋。將餅從中間切開加入自己喜歡的配菜美味既成。
三、布袋饃怎么保溫?
布袋饃可以用保溫箱進行保溫。 布袋饃屬于傳統(tǒng)特色食品,食材簡單,加工過程簡單,口感美味,因此受到廣泛喜愛。但是由于布袋饃制作后需要保溫,以便保存溫度,避免影響口感,同時保持良好食用狀態(tài)。因此需要采用保溫措施來保存。 保溫箱是一種很好的保溫措施,可用于保溫布袋饃。保溫箱通常使用保溫材料制成,內(nèi)部有足夠的空間放置陶瓷、玻璃、不銹鋼等容器,同時具有隔熱性能。將布袋饃放在保溫箱中,可以讓它的溫度得到良好的保持,同時不會影響其食用口感和品質(zhì)。有些布袋饃還會加入新鮮的蔬菜或肉類,熱量更高,這時候使用保溫箱就更顯得重要了。
四、發(fā)面布袋饃做法?
原料:面粉、酵母、糖、清水、面粉、油、土豆、胡蘿卜、黃瓜。
做法步驟:
第1步、面粉中加入酵母、糖,拌一拌。
第2步、加水,攪拌成絮狀,加1勺植物油。我加的熟豆油。
第3步、下手揉成光滑柔軟的面團,置冰箱冷藏發(fā)酵過夜。
第4步、這是發(fā)好的面團。
第5步、排氣后分成小份。
第6步、一一揉圓,蓋保鮮膜松弛幾分鐘。
第7步、取面粉,加入燒熱的植物油,攪拌成酸奶稠度的糊狀,即為油酥。我用的笨榨大豆油,顏色比較深。
第8步、餳好的面團搟開。
第9步、中間抹上油酥。
第10步、像包包子那樣包起來。
第11步、收口一定要捏緊,防止漏油酥,按扁。
第12步、如此一一做好,靜置幾分鐘。做這樣需要靜置松弛餳面的面團時都是有竅門的,即按順序從頭做到尾做好后,第一個做好的面團靜置時間差不多就夠了,就可以不用等待,直接進行后面的操作了。
第13步、取松弛好的面團搟成長橢圓形,搟時用力要均勻,防止搟破漏油酥。兩面搟,搟好后再松弛一會兒。同樣的技巧,面團一直按著最先包好油酥也最先搟開的順序操作,全部做好時最初的餅胚就餳發(fā)好了。
第14步、平底不粘鍋刷薄薄一層油,不刷油也行,放入餅胚,中小火煎。
第15步、煎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餅會慢慢鼓起。
第16步、待到底面煎至金黃,餅也鼓起時翻面,把另一面也煎熟即可。
第17步、煎好的餅,像個圓筒。
第18步、剪開,內(nèi)部是空的。
第19步、準備配菜,我用了土豆、黃瓜、胡蘿卜。
第20步、炒熟即可。
五、布袋饃怎么加熱?
用空氣炸鍋。
是一種可以用空氣來進行“油炸”的機器,主要是利用空氣替代原本煎鍋里的熱油,讓食物變熟;同時熱空氣還吹走了食物表層的水分,使食材達到近似油炸的效果,因此可以用來熱布袋饃。
六、太和布袋饃起源?
布袋饃的靈感來源于黃河流域的著名小吃——口袋饃。這是一個帶有濃重市井記憶的食物,源起于河南商丘,當?shù)厝藢l(fā)面做成口袋的形狀并在里面填充上營養(yǎng)豐富的蔬菜和肉制品,一份適宜任何場景的食物便誕生了。而布袋饃將這份隨意的市井文化延續(xù)了下去。
七、布袋饃的做法?
原料:面粉、酵母、糖、清水、面粉、油、土豆、胡蘿卜、黃瓜。
做法步驟:
第1步、面粉中加入酵母、糖,拌一拌。
第2步、加水,攪拌成絮狀,加1勺植物油。我加的熟豆油。
第3步、下手揉成光滑柔軟的面團,置冰箱冷藏發(fā)酵過夜。
第4步、這是發(fā)好的面團。
第5步、排氣后分成小份。
第6步、一一揉圓,蓋保鮮膜松弛幾分鐘。
第7步、取面粉,加入燒熱的植物油,攪拌成酸奶稠度的糊狀,即為油酥。我用的笨榨大豆油,顏色比較深。
第8步、餳好的面團搟開。
第9步、中間抹上油酥。
第10步、像包包子那樣包起來。
第11步、收口一定要捏緊,防止漏油酥,按扁。
第12步、如此一一做好,靜置幾分鐘。做這樣需要靜置松弛餳面的面團時都是有竅門的,即按順序從頭做到尾做好后,第一個做好的面團靜置時間差不多就夠了,就可以不用等待,直接進行后面的操作了。
第13步、取松弛好的面團搟成長橢圓形,搟時用力要均勻,防止搟破漏油酥。兩面搟,搟好后再松弛一會兒。同樣的技巧,面團一直按著最先包好油酥也最先搟開的順序操作,全部做好時最初的餅胚就餳發(fā)好了。
第14步、平底不粘鍋刷薄薄一層油,不刷油也行,放入餅胚,中小火煎。
第15步、煎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餅會慢慢鼓起。
第16步、待到底面煎至金黃,餅也鼓起時翻面,把另一面也煎熟即可。
第17步、煎好的餅,像個圓筒。
第18步、剪開,內(nèi)部是空的。
第19步、準備配菜,我用了土豆、黃瓜、胡蘿卜。
第20步、炒熟即可。
第21步、一個個口袋餅。
第22步、裝上菜。
第23步、飯菜都有了。
八、布袋饃醬料配方?
材料:黃豆醬油適量、紅糖適量、冰糖適量、清水適量、香蔥適量、姜適量、八角適量、三奈適量、香葉適量、花椒適量、桂皮適量、草果適量、小茴香適量、豆蔻適量、陳皮適量。
1、倒水入鍋。
2、然后起鍋,倒入黃豆醬油。
3、倒入適量的紅糖和適量的冰糖。
4、然后開始放適量的蔥結(jié)、適量的姜片放入鍋中。
5、接下來把其余的醬料全部放進去。
6、大火后轉(zhuǎn)小火煮開熬制。
7、湯要更稠(不要太稠),是原湯2/3或1/2關(guān)火。
8、過濾材料殘渣,將干涼放入玻璃瓶密封,冷藏在冰箱中保存,即可使用。
9、最后,把醬料全部倒進碗里即可。
九、洛陽布袋饃做法?
你說的洛陽布袋饃其實源于商丘,布袋饃以形狀而得名,選用小麥高筋面粉,和面,發(fā)面,把饃饃做出布袋的形狀,上籠屜蒸熟。各種常見的食材,油麥菜、洋蔥、土豆、茄子、冬瓜、白菜、包菜、西藍花、金針菇、豆腐皮、千頁豆腐、魚豆腐、面筋、蝦丸、牛肉丸、火腿腸、雞肉串、骨肉相連、香酥雞腿等等,油炸后都可以一股腦盛進布袋饃里。
發(fā)展歷史:
商丘布袋饃可以追溯到幾代人以前,隴海鐵路建成通車的時候,商販挑擔子去火車站賣杠子饃和炒菜,把炒菜夾到饃里,當時沒有塑料袋或者紙袋,菜盛多了容易掉落出來,后來有人把饃做成布袋的形狀,用來盛菜,這種做法便流傳開來。直到最近十來年,隨著麻辣燙、油炸串串香的出現(xiàn),商丘布袋饃逐步發(fā)展到菏澤、阜陽、周口、開封、鄭州等周邊城市,以及出現(xiàn)在更遠的河北、江蘇、浙江、上海等地。
十、布袋鍋盔饃做法?
步驟一、將面粉和玉米粉倒入湯盆,把酵母粉和白砂糖,食鹽都倒入溫水里,用筷子將所有食材攪拌均勻靜置10分鐘。
步驟二、將靜置好的酵母水都倒入面粉里,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再揉成面團后,蓋上蓋子發(fā)面1小時。
步驟三、案板上撒些干面粉,把發(fā)好的面團放入案板上揉面排氣,再用搟面杖搟成圓形鍋盔饃的生胚,蓋上蓋子醒發(fā)15分鐘。
步驟四、往生胚上均勻地刷些清水,撒些白芝麻。
步驟五、把生胚放入平底鍋里,開中小火火,蓋上蓋子烤至5分鐘,揭開鍋蓋,把生胚翻過一面,中間放一個干凈的盤子,蓋上鍋蓋調(diào)中小火烤5分鐘。
步驟六、揭開鍋蓋把烤熟的鍋盔放入案板上,用刀將鍋盔饃切成6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