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譯碼器中電阻的作用?
電阻在電路中通常起分壓、分流的作用。對信號來說,交流與直流信號都可以通過電阻。電阻主要職能就是阻礙電流流過,應用于限流、分流、降壓、分壓、負載與電容配合作濾波器及阻匹配等。
限流:為使通過用電器的電流不超過額定值或實際工作需要的規定值,以保證用電器的正常工作,通??稍陔娐分写撘粋€可變電阻。當改變這個電阻的大小時,電流的大小也隨之改變。我們把這種可以限制電流大小的電阻叫做限流電。
二、全譯碼和部分譯碼的區別?
譯碼是指把輸入的二進制代碼的特定含義翻譯成被編碼的信息,譯碼是編碼的逆向過程。書中是這樣解釋的:完全譯碼:使用全部系統地址總線進行譯碼。特點是地址唯一,一個存儲單元只對應一個存儲器地址(反之亦然),組成的存儲系統其地址空間連續。
部分譯碼:只使用部分系統地址總線進行譯碼。
其特點:有一個沒有被使用的地址信號就有兩種編碼,這兩個編碼指向同一個存儲單元,出現地址重復。
三、譯碼器中控制端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譯碼器在數字系統中有廣泛的用途,不僅用于代碼的轉換、終端的數字顯示,還用于數據分配,存貯器尋址和組合控制信號等。不同的功能可選用不同種類的譯碼器。
1、譯碼器是一種具有“翻譯”功能的邏輯電路,這種電路能將輸入二進制代碼的各種狀態,按照其原意翻譯成對應的輸出信號。有一些譯碼器設有一個和多個使能控制輸入端,又成為片選端,用來控制允許譯碼或禁止譯碼。
2、譯碼器的種類很多,但它們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設計方法大同小異,其中二進制譯碼器、二-十進制譯碼器和顯示譯碼器是三種最典型,使用十分廣泛的譯碼電路。
3、二進制碼譯碼器,也稱最小項譯碼器,N中取一譯碼器,最小項譯碼器一般是將二進制碼譯為十進制碼。
4、代碼轉換譯碼器,是從一種編碼轉換為另一種編碼。
5、顯示譯碼器,一般是將一種編碼譯成十進制碼或特定的編碼,并通過顯示器件將譯碼器的狀態顯示出來。
四、譯碼的種類?
譯碼是編碼的逆過程,同時去掉比特流在傳播過程中混入的噪聲。利用譯碼表把文字譯成一組組數碼或用譯碼表將代表某一項信息的一系列信號譯成文字的過程稱之為譯碼。譯碼器是電子技術中的一種多輸入多輸出的組合邏輯電路,負責將二進制代碼翻譯為特定的對象(如邏輯電平等),功能與編碼器相反。譯碼器一般分為通用譯碼器和數字顯示譯碼器兩大類。
數字電路中,譯碼器(如n線-2n線BCD譯碼器)可以擔任多輸入多輸出邏輯門的角色,能將已編碼的輸入轉換成已編碼的輸出,這里輸入和輸出的編碼是不同的。輸入使能信號必須接在譯碼器上使其正常工作,否則輸出將會是一個無效的碼字。譯碼在多路復用、七段數碼管和內存地址譯碼等應用中是必要的。
五、譯碼的作用?
譯碼的作用:譯碼器在數字系統中有廣泛的用途,不僅用于代碼的轉換、終端的數字顯示,還用于數據分配,存貯器尋址和組合控制信號等。不同的功能可選用不同種類的譯碼器。
1、譯碼器是一種具有“翻譯”功能的邏輯電路,這種電路能將輸入二進制代碼的各種狀態,按照其原意翻譯成對應的輸出信號。有一些譯碼器設有一個和多個使能控制輸入端,又成為片選端,用來控制允許譯碼或禁止譯碼。
2、譯碼器的種類很多,但它們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設計方法大同小異,其中二進制譯碼器、二-十進制譯碼器和顯示譯碼器是三種最典型,使用十分廣泛的譯碼電路。
3、二進制碼譯碼器,也稱最小項譯碼器,N中取一譯碼器,最小項譯碼器一般是將二進制碼譯為十進制碼。
4、代碼轉換譯碼器,是從一種編碼轉換為另一種編碼。
5、顯示譯碼器,一般是將一種編碼譯成十進制碼或特定的編碼,并通過顯示器件將譯碼器的狀態顯示出來。
擴展資料:
1、74138是一種3線—8線譯碼器 ,三個輸入端CBA共有8種狀態組合(000—111),可譯出8個輸出信號Y0—Y7。這種譯碼器設有三個使能輸入端,當G2A與G2B均為0,且G1為1時,譯碼器處于工作狀態,輸出低電平。當譯碼器被禁止時,輸出高電平。
2、檢測74ls138譯碼器時間波形的電路,使用的虛擬儀器為數字信號發生器和邏輯分析儀。數字信號發生器在一個周期內按順序送出兩組000—111的方波信號。
3、7442為二—十進制譯碼器,具有4個輸入端和10個輸出端。輸入信號采用8421BCD碼,二進制數0000—1001與十進制數0—9對應。當輸入超過這個范圍是無效,10個輸出端均為高電平。7442電路沒有使能端,因此只要輸入在規定范圍內,就會有一個輸出端為低電平。
六、數控中的R是什么意思?數控中的R是什么意思?
代表圓弧的大小,用圓弧的半徑表示,在有些代碼里有其他表示含義。例如:
1.加工圓弧中,R表示圓弧大小,正表示小于圓心角小于180度,負表示大于等于180度且小于360.用R編程不能銑整園,至少要兩段圓弧。
2.在固定循環里,R表示安全距離。比如R1,表示離工件表面還有1mm,快進到該位置,然后以給定F加工到Z向給定深度,G99退刀就退到R平面。
3.在宏程序中調用中,比如華中系統的,M98P2A12B-3C6R15,R15表示在局部變量中給#17賦值為1
4,也就是#17=15的意思。華中的#0-#25對應字母A-Z,法蘭克的則#1-#26對應字母A-Z,#0則是空變量。
5.在西門子系統中,變量不是用#表示,而是用R。
補充:加工中心是從數控銑床發展而來的。與數控銑床的最大區別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動交換加工刀具的能力,通過在刀庫上安裝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裝夾中通過自動換刀裝置改變主軸上的加工刀具,實現多種加工功能。
七、adpcm編譯碼與pcm編譯碼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PCM
脈沖編碼調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由A.里弗斯于1937年提出的,這一概念為數字通信奠定了基礎,60年代它開始應用于市內電話網以擴充容量,使已有音頻電纜的大部分芯線的傳輸容量擴大24~48倍。
2、ADPCM
ADPCM (AD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是一種針對16bit (或者更高) 聲音波形數據的一種有損壓縮算法,它將聲音流中每次采樣的 16bit 數據以 4bit 存儲,所以壓縮比1:4。而壓縮/解壓縮算法非常的簡單,所以是一種低空間消耗,高質量聲音獲得的好途徑。
二、原理不同
1、PCM
管道的防腐層和大地之間存在著分布電容耦合效應,且防腐層本身也存在弱而穩定的導電性,信號電流在管道外防腐層完好時的傳播過程中呈指數衰減規律,當管道防腐層破損后,管中電流便由破損點流入大地,管中電流會明顯衰減,引發地面磁場強度的急劇減小,由此對防腐層的破損進行定位。
2、ADPCM
1)利用自適應的思想改變量化階的大小,即使用小的量化階(step-size)去編碼小的差值,使用大的量化階去編碼大的差值;
2)使用過去的樣本值估算下一個輸入樣本的預測值,使實際樣本值和預測值之間的差值總是最小。
三、優點不同
1、PCM
時代全芯設計的芯片在市場中有突出的優點。SPI芯片和現有使用閃存的系統完全兼容并可以直接插入現有系統使用。
LPDDR2芯片是第一個效仿DRAM功能的相變存儲器,它的設計數據速率達到突出的800 Mb/sec。16Mb的嵌入式相變存儲器IP可以用于很多SoC設計,重要的是嵌入式IP完全由北京時代全芯團隊設計。
2、ADPCM
算法復雜度低,壓縮比小,編解碼延時最短(相對其它技術)。
八、CPU中的譯碼器主要用于?
譯碼器是計算機的另一個重要部件,是控制器中的主要部件之一。計算機能且只能執行 "指令"。指令由操作碼和操作數組成。操作碼表示要執行的操作性質,即執行什么操作,或做什么;操作數是操作碼執行時的操作對象,即對什么數進行操作。
計算機執行一條指定的指令時,必須首先分析這條指令的操作碼是什么,以決定操作的性質和方法,然后才能控制計算機其他各部件協同完成指令表達的功能。這個分析工作由譯碼器來完成。
九、信道譯碼的功能?
信道譯碼是將接收到的符號消息如何進行判決的問題。
任何譯碼準則所遵循的基本要求都是要使信宿得到的判決結果中錯誤最少。譯碼準則就是一種能滿足g(yj) = xi的函數關系,它使得譯碼結果中的錯誤概率達到最小。
最小錯誤概率準則
出發點是如何使譯碼后的錯誤概率PE為最小。其基本思路為:收到yj后,對于所有的后驗概率P(x1|yj), P(x2|yj), …, P(xi | yj), …,若其中P(x*|yj)具有最大值,則將x*判決為yj的估值。
由于這種方法是通過尋找最大后驗概率來進行譯碼的,故又常稱之為最大后驗概率準則。
最大后驗概率譯碼方法是理論上最優的譯碼方法,但在實際譯碼時,既要知道先驗概率又要知道后驗概率,而后驗概率的定量計算有時比較困難,需要尋找更為實際可行的譯碼準則。
最大似然譯碼準則
在P(yj |x1),P(yj |x2), …, P(yj |xM), …中,若存在一個P(yj |x*)為其中的最大值,則g(yj) = x*必然符合最小錯誤概率準則。這種由最大的信道傳輸概率P(yj|x*)直接將yj譯成x*的方法,稱為最大似然譯碼準則。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只要知道傳輸概率P(yj |xi)就可以了,而使信源空間變為等概是有很多辦法的。
十、雙譯碼的原理?
單譯碼方式的時候1k=2^10,10個地址所以有1024條輸出線。雙譯碼方式的時候1k=2^10將地址平分成為5+5所以需要2^5+2^5=64條輸出線。FROM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