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伺服電機如何實現位置控制?
對于伺服驅動器本身,伺服電機末端有個編碼器,數控系統發相應的信號,比如讓負載臺走100mm,進給伺服驅動器接受這個信號后就給電機發出100mm的信號,同時監控電機是否走了100mm的距離,但是電機走了100mm卻有可能由于機械結構本身的誤差,負載臺移動的實際距離并沒有100mm,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安裝在機床臺上的光柵尺或者是鐳射尺之類的定位工具,把這個實際位移信號反饋給數控系統,從而判斷實際移動的距離
二、三菱伺服電機位置模式設定?
一般是定位模塊或運動CPU負責,那么在定位模塊或運動CPU中找到扭矩限制這個參數,修改到需要的百分比,下載參數。
參數是在系統啟動的時候由定位模塊下發到伺服的,所以有可能要重啟。然后再檢查一下伺服驅動器中對應的參數是否和定位模塊的一致。 (1)伺服系統:是使物體的位置、方位、狀態等輸出,能夠跟隨輸入量(或給定值)的任意變化而變化的自動控制系統。
(2)在自動控制系統中,能夠以一定的準確度響應控制信號的系統稱為隨動系統,亦稱伺服系統。
三、交流伺服電機和直流伺服電機的區別?
伺服電機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有交流伺服電機與直流伺服電機。他們的區別如下:
一、原理不同:
1、交流伺服電機的定子三相線圈是由伺服編碼控制電路供電的,轉子是永磁式的、電機的轉向、速度、轉角都是由編碼控制器所決定的。
2、直流伺服電機的轉子也是用磁體的,定子繞組則是由表伺服編碼脈沖電路供電。
二、維修成本不同:
1、交流伺服電機維護方便。
2、直流伺服電機容易實現調速,控制精度高,但維護成本高操作麻煩。
三、控制方式不同:
1、交流伺服電機控制方式有三種,幅值控制、相位控制和幅相控制。
2、直流伺服電機的控制方式主要有兩種:電樞電壓控制、勵磁磁場控制。
四、性能不同:
1、交流電機的特性是比較軟,當達到額定力矩后,如果負載力矩增加,就很容易造成突然的失速。但是直流電動機具有響應快速、較大的起動轉矩、從零轉速至額定轉速具備可提供額定轉矩的性能。 交流電機雖然沒有碳刷及整流子,免維護、堅固、應用廣,但特性上若要達到相當于直流電機的性能須用復雜控制技術才能達到。現今半導體發展迅速功率組件切換頻率加快許多,提升驅動電機的性能。
2、直流伺服電機,它包括定子、轉子鐵芯、電機轉軸、伺服電機繞組換向器、伺服電機繞組、測速電機繞組、測速電機換向器,所述的轉子鐵芯由矽鋼沖片疊壓固定在電機轉軸上構成。直流電機有著良好精確的速度控制特征不說,還有可以再整個速度區內實現平滑控制,幾乎沒有任何振蕩,高效率,不發熱。
四、交流伺服電機接線詳解?
整個伺服系統的出現,一定是:伺服驅動+電機一起出現。現在有的方案有1拖1,也就是一個驅動帶一個電機,1拖2就是一個驅動帶兩個電機,1拖3,1拖6(主要應用在工業機器人上面)。
我們就用最常用的一拖一的接線來說。
上位機-運動控制-驅動器-電機(TRIO伺服)
在實際的伺服應用中,所有的企業,都會有伺服產品的說明手冊。手冊中,一定會有伺服的接線方式。(沒有的客戶到廠家的網站上面去下載)
因為每一家伺服的接口都略有不同,尤其是涉及到一拖多的是伺服驅動,更不容易區分。并且伺服的接線,一旦有錯誤,伺服要不報警,要不就不工作,甚至可能會出現伺服驅動燒壞的現象。
驅動可是伺服中最貴的存在,換驅動是要花費不少錢的。
一套安川的400w總線電機,售價1800元。(2020年價格)
驅動電源的接線方式:
因為涉及到實際的驅動接線,必然要拿一個產品作為舉例。以ESTUN的SUMMA驅動為例。
(1)準備工具(這個很重要啊,尤其是對于新手來說)
伺服接線準備工具
一般都是準備平角的起子,接線鉗,冷壓端子。
(2)看輸入電壓:伺服驅動器的輸入電源有單相AC100V, 單相AC200V, 單相/ 三相AC200V, 三相AC380V/400V。
輸入電壓為AC400v,3相
(3)電柜內部安裝,驅動器之間留散熱間隙,一定要間隔10mm左右間隔安裝,不能緊貼安裝,上下間隔30mm以上。
(4)驅動器的主電源和控制電源接線。
一般情況下,伺服主電源和控制電源上面都是分別有可以插拔的端子。
常規狀態下,我們都是先將這兩個端子給拔下來,然后對端子進行接線。這樣容易操作。
主電源和控制電源的端子拔下來
注意事項:不同驅動器的主電源和控制電源,并不都在一起,這個你要看一下伺服驅動的說明介紹。
(5)三相交流的接電方式。
不少伺服驅動既可以接三相電,也可以是230v一下的市電(也就是家用這種的電)。常見的國內的伺服有100v,220v,380v,400v等幾種類型的電壓形式。(還有比較特殊的,例如沖壓機的大電機,要是能用到專用電,可以做到1000v以上的電壓,可以讓設備電流降低一些。這個就不細說了)
驅動器電源線接線原理
從空氣開關下來,到驅動器其實有兩路電:一路是主電源,一路是控制電。主電源輸入是L1,L2,L3三根線,對應R,S,T,三根電源線。(這個第一次強調,驅動器要接地)
最終實現的效果是如下圖:
驅動器實物接線(歐姆龍伺服)
端正上面的接線一定要壓實。
端子接線方式
(6)AC單向電接入
同AC三項類似
以目前精細化的端子排插,基本上不再需要我們直接進行接線了。
(7)直流電接入
DC直流電接入
直流電接入,只是在主電源,和控制電源部分加了一個24V,或者是48V的交流——直流,供電電源。
(8)驅動器和電機的連接
驅動器與電機連接
電機有兩根線,一根動力線,一根控制線,控制線會伸出兩個口,一個是接編碼器(一般比較小),一個是接信號輸出的口(有U/V/W三個指示),這個不能接錯。目前來說的設計,已經規避了接錯的防線。基本上都是封裝好的伺服接線。
原廠配的伺服線一般都不會超過5m。超過5M估計就要加錢了。
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場合,5M距離可以滿足90%左右的應用場景,但是有部分三坐標,或者大結構的三次元5M的伺服線纜是不夠的。
電機的動力線,就是連接電源的,動力線和控制線纜一般不放在一起。
五、交流伺服電機怎么配電?
要設置伺服控制器的控制方式為位置控制,再通過PLC或定位模塊發出脈沖來驅動伺服電機。脈沖數決定電機旋轉的圈數,脈沖頻率決定電機旋轉的轉速。要和實際移動的距離一致的話需要設置電子齒輪。具體要查閱伺服控制器的使用手冊
六、交流伺服電機與直流伺服電機有什么區別?
1、原理不同:直流伺服電機是基于直流電源供電的,通過改變電極之間的磁場來控制電機的轉速和方向;而交流伺服電機是基于交流電源供電的,通過改變電樞中電流的方向和大小來控制電機的轉速和方向。
2、調速方式不同:直流伺服電機通常使用PWM控制器來實現調速,而交流伺服電機通常使用矢量控制器或者矢量變頻器來實現調速。
3、市場應用不同:直流伺服電機通常應用于要求速度和精度較高的領域,如機器人、自動化設備、醫療器械等;而交流伺服電機則主要應用于工業自動化和通用機械領域。
4、成本和維護成本不同:一般來說,直流伺服電機的成本較高,但維護成本相對較低,因為它們的結構簡單、易于維護;而交流伺服電機的成本較低,但維護成本相對較高,因為它們的結構復雜,維護難度較大。
七、伺服電機是交流還是直流?
伺服電機既有直流也有交流
伺服電機可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
八、交流伺服電機怎么測量好壞?
1、萬用表測電流,三相不平衡率不大于10%;
2、搖表測絕緣,每相對地、相間均不小于0.5兆;
3、電橋測直流電阻,三相不平衡率不大于2%;即首先用萬用表去量電壓以及電阻(沒搖表的情況下),首先在電機電源側UVW三相中選取兩相,測量一下兩端電壓是否為380v(高于380V沒事)由于電網中有時電壓不穩定導致的。依次測量UV ,VW ,UW三相電源。當電源側測量完成之后測量負載端,測量uv ,vw ,uw這三相之間的電阻是否相同或者講差別不大,如果發現其中有一對電阻偏離較大則有可能是電機燒毀了。最后測其中一相對地的電阻是否為0,這樣就可以判斷電機是否燒毀了。(電機內部采取△接法,內部連在一起故只要測量其中的一相即可)
九、交流伺服電機的控制原理?
交流伺服電機的工作原理 伺服電機內部的轉子是永磁鐵,驅動器控制的U/V/W三相電形成電磁場,轉子在此磁場的作用下轉動,同時電機自帶的編碼器反饋信號給驅動器,驅動器根據反饋值與目標值進行比較,調整轉子轉動的角度。伺服電機的精度決定于編碼器的精度(線數)。 答:伺服電動機又稱執行電動機,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用作執行元件,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 答:交流伺服要好一些,因為是正弦波控制,轉矩脈動小。直流伺服是梯形波。但直流伺服比較簡單,便宜。 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集成電路、電力電子技術和交流可變速驅動技術的發展,永磁交流伺服驅動技術有了突出的發展,各國著名電氣廠商相繼推出各自的交流伺服電動機和伺服驅動器系列產品并不斷完善和更新。交流伺服系統已成為當代高性能伺服系統的主要發展方向,使原來的直流伺服面臨被淘汰的危機。90年代以后,世界各國已經商品化了的交流伺服系統是采用全數字控制的正弦波電動機伺服驅動。交流伺服驅動裝置在傳動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同直流伺服電動機比較,主要優點有: ⑴無電刷和換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對維護和保養要求低。 ⑵定子繞組散熱比較方便。 ⑶慣量小,易于提高系統的快速性。 ⑷適應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狀態。 ⑸同功率下有較小的體積和重量。
十、三菱伺服電機尖叫?
這個是伺服電機增益及硬度的調整沒有做好。
需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