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藝規程編制指南?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是規定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藝文件之一,它是在具體的生產條件下,把較為合理的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按照規定的形式書寫成工藝文件,經審批后用來指導生產。機械加工工藝規程一般包括以下內容:工件加工的工藝路線、各工序的具體內容及所用的設備和工藝裝備、工件的檢驗項目及檢驗方法、切削用量、時間定額等。 制訂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步驟 1) 計算年生產綱領,確定生產類型。 2) 分析零件圖及產品裝配圖,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 3) 選擇毛坯。 4) 擬訂工藝路線。 5) 確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 確定各工序所用的設備及刀具、夾具、量具和輔助工具。 7) 確定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 8) 確定各主要工序的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 9) 填寫工藝文件。 在制訂工藝規程的過程中,往往要對前面已初步確定的內容進行調整,以提高經濟效益。在執行工藝規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前所未料的情況,如生產條件的變化,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新材料、先進設備的應用等,都要求及時對工藝規程進行修訂和完善。
二、工藝規程編制技巧?
工藝規程的編制技巧,包括工藝規程的指導原則,以及工藝規程的動作分解。
三、編制薄壁彈簧套夾加工工藝規程?
1)為了減少切削力與切削熱的影響,粗、精加工應分開進行,使粗加工產生的變形在精加工過程中得以糾正;
2)為減少夾緊力的影響,工藝上可采取以下措施:改變夾緊力的方向,即把徑向夾緊改為軸向夾緊。
對于精度要求較高的精密套筒(如孔的圓度要求為0.0015mm),任何微小的徑向變形,都可能引起較大的誤差,必須找正外圓或孔后,在端面或外圓臺階上加軸向夾緊力。
對于普通精度的套筒,如果需徑向夾緊時,也盡可能使徑向夾緊力均勻,使用過渡套或彈簧套夾緊工件。
或者作出工藝凸臺及工藝螺紋,以減少夾緊變形。
3)減少熱處理變形的影響,將熱處理安排在粗精加工階段之間或安排在下料之后,機加工之前,使熱處理產生的變形在后續的加工中逐步予以消除。
四、安全工作規程編制要求
安全工作規程編制要求——確保工作場所安全的重要舉措
在現代社會,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在工作場所,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障生產設備的正常運行以及預防事故發生至關重要。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制定和執行有效的安全工作規程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是安全工作規程?
安全工作規程是一套明確規定和標識工作場所的安全流程和標準的文件。它們確保員工和設備在工作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并提供應急準備措施以應對可能發生的事故。
安全工作規程編制要求
下面是一些制定安全工作規程時需要遵循的關鍵要點:
- 合規性:安全工作規程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標準以及行業慣例。這些規程應該反映最低安全要求,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更新。
- 詳細性:規程應該包含具體指導和操作流程,明確涉及到的步驟和注意事項。為了確保一致性,可以使用圖表、表格和示意圖等圖形化工具。
- 風險評估:規程編制過程中,必須對工作環境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這有助于確定可能存在的危險和潛在風險,并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 員工培訓:制定規程后,員工必須進行相應的培訓以了解規程內容和執行要求。培訓應該定期進行,確保員工始終了解最新的安全標準。
- 持續改進:安全工作規程應該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定期的安全審查和風險評估可以幫助發現不足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進。
安全工作規程的重要性
制定和執行安全工作規程對于確保工作場所的安全至關重要。以下是其重要性的幾個方面:
- 事故預防:通過規范工作程序和員工行為,安全工作規程可以減少工作場所事故的發生。員工了解如何正確操作設備、使用個人防護裝備以及采取緊急救援措施。
- 法律合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和執行安全工作規程,不僅可以保護員工的權益,還可以避免潛在的法律糾紛和罰款。
- 員工士氣:安全工作規程傳達了企業對員工關心和關注的信息,提高了員工對工作環境和組織的整體滿意度,進而提高了員工的士氣和工作效率。
- 品牌形象:建立安全文化和執行安全工作規程是企業形象的重要一環。這表明企業重視員工的福祉,展現出責任感,對外部各方顯示出可靠的企業形象。
制定安全工作規程的步驟
以下是制定安全工作規程的一般步驟:
- 收集信息:收集與工作環境、設備和員工安全相關的所有信息。這包括行業標準、法律法規、已經存在的規程等。
- 部門合作:與各個部門合作,包括安全、法務、生產和人力資源等。確保規程充分考慮到各個部門的需求和要求。
- 編寫規程:根據收集的信息和部門合作的結果,編寫規程的草案。確保規程內容準確、清晰,并符合合規要求。
- 內部審查:進行內部審查,邀請相關部門和員工代表參與,以獲取反饋和改進建議。
- 最終發布:在完成修訂和審查后,發布最終版本的安全工作規程。確保規程對所有員工可見和易于理解。
- 員工培訓:組織員工培訓,明確規程內容和執行要求。培訓應該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演練。
- 持續改進:定期進行安全審查和改進,確保規程與工作場所的實際情況保持一致,并不斷適應變化的需求。
結論
安全工作規程的制定和執行是確保員工和工作設備安全的關鍵舉措。遵循安全工作規程編制要求,確保規程合規、詳細和風險評估。安全工作規程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預防事故、法律合規、提高員工士氣和塑造品牌形象等方面。通過明確的規程步驟,可以制定出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安全工作規程,并進行持續改進。
五、焊接工藝規程?
答:焊接工藝規程:
焊接工藝規程是指制造所有有關的加工方法和實施要求的細則文件,它可保證由熟練焊工操作或操作工操作時質量的再現性。
在GB/T3375中,將焊接工藝規程定義為制造焊件所有有關的加工方法和實施要求,包括焊接準備、材料選用、焊接方法的選定、焊接參數、操作要求等。
焊接工藝規程是在焊接工藝評定合格的基礎上,根據本企業的生產能力,針對某一具體產品的焊接或針對常用材料、結構、焊接方法典型零部件的焊接所制定的關于生產過程的規定,是生產、制造和安裝的依據。同時,焊接工藝規程也是對產品進行檢驗和質量控制的依據。編制焊接工藝規程的主要依據有:產品的整套裝配圖樣和零部件加工圖、有關的焊接技術標準、產品驗收的質量標準以及企業現有的生產能力等。
焊接工藝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封面:封面的內容包括單位名稱、規程編寫、產品編號、圖號及版次、編制人和日期,審核人和日期等。
2)接頭編號表。
3)焊接材料匯總表:該表包括材料的牌號、所用焊接方法,焊材的牌號、規格、烘干溫度、時間及保護氣體純度等。
4)接頭焊接工藝卡:通常包括焊接接頭簡圖母材牌號及規格、焊材的牌號及規格、烘干溫度及時間;還包括焊接順序、焊接位置、預熱溫度、層間溫度、焊后熱處理及后熱、焊接方法、填充材料的牌號及直徑、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工藝卡編號、接頭名稱及編號、工藝評定編號等,是整個焊接結構詳細的焊接工藝過程,是指導生產的細則,是焊工的“法律”條文,必須執行。
六、碼垛機工藝規程?
1. 自動碼垛機系統檢查 2. 自動碼垛機的開機 3. 碼垛操作 4. 停機前確認 5. 自動碼垛機停機
初始狀態S0 自動碼垛機處于停機狀態——機、電、儀及輔助系統準備就緒
穩定狀態S1 自動碼垛機處于備用狀態
穩定狀態S2 自動碼垛機開機運行,開始碼垛操作
穩定狀態S3 自動碼垛機運行穩定,處于連續碼垛操作狀態
穩定狀態S4 自動碼垛機具備停用條件
2 5.1. 正常停車程序 5.2緊急停車 6. 自動碼垛機系統停機狀態確認 B級 包裝系統操作 適用范圍:硫銨自動碼垛機 初始狀態: (P)一 確認儀表風壓力在0.5~0.7MPa范圍內; (P)一 確認油霧器的耗油量約在5滴/分鐘; (P)一 確認氣動裝置完好,無漏氣現象; (P)一 確認各運動部分潤滑情況良好; (P)一 確認設備運行的禁入區內沒有人或其它雜物; (P)一 確認各控制開關及指示燈靈活有效; (P)一 確認光電開關鏡頭清潔,作用范圍適當,沒有無關物體遮擋; (P)一 確認接近開關位置準確,安裝牢固,無松動,沒有無關金屬物體靠近; (P)一 確認觸摸屏運行初始化設置正確 1. 碼垛系統檢查 (P)一 確認安全防護欄已關閉,以及其他的防護裝置已處于正確的工作狀態。否則不允許啟動機器人。 (P)一 確認沒有人在機器人的動作區域之內。 (P)一 確認檢查空氣壓力是否正確,調整調壓閥把壓力設定到0.5MPa。
最終狀態S5 自動碼垛機處于停機備用狀態
初始狀態S0 自動碼垛機處于停機狀態——機、電、儀及輔助系統準備就緒
3 (P)一 確認抓手的手指已完全固定。 (P)一 確認空托盤已處于指定的位置。 (P)一 確認機器人及前后配套設備沒有異常。確認沒有妨礙運行的障礙物。 2. 自動碼垛機的開機 [P]一將控制柜左側壁上的總負荷隔離開關手柄由“○”位撥至“│”位,接通碼垛機動力電源; [P]一打開氣源閥門; (P)一 確認操作盤及現場的急停開關均放開; (P)一 確認當前層數、步數設置正確; [P]一在觸摸屏中按下回零按鈕,等待碼垛機器人回零完成,在回零過程中請不要進行其他的操作; [P]一回零完成后,按下控制柜門上的“啟動”按鈕,碼垛機器人即進入自動運行狀態。 注意:如果要進行手動操作,將控制柜門上的選擇開關撥至手動,然后通過手動操作界面的手動按鈕對相應的部機進行手動操作。 3. 碼垛操作 [P]一檢查氣動裝置,包括氣缸和電磁閥是否靈活、是否有漏氣現象; [P]一檢查各機械部件動作是否協調,是否存在卡滯和爬行現象; [P]一檢查各部機的機械傳動系統是否正常,鏈條是否有異常噪音、皮帶是否跑偏; [P]一檢查各部機的電機運轉是否正常,是否有異常噪音,是否存在過熱現象;
穩定狀態S1 自動碼垛機處于備用狀態
穩定狀態S2 自動碼垛機開機運行,開始碼垛操作
提示卡 操作員必須在設備運行的范圍以外按規定開機操作。
4 [P]一檢查碼垛機碼出的垛形是否整齊規則; [P]一檢查觸摸屏上是否有故障報警信息; [P]一檢查機器人手持操作器上是否有故障提示; [P]一“空倉/滿垛”報警器報警時,應檢查托盤倉和下線位垛盤輸送機,處理相應情況,將下線位垛盤輸送機上的垛盤取走或向托盤倉內續放空托盤。 4. 停機前確認 (P)一 確認碼垛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5. 自動碼垛機停機 5.1. 正常停車程序 [P]一確認碼垛機的各部機都已完成它們的操作后,按下控制柜門上的停止按鈕,碼垛機即轉入停止狀態。 [P]一切斷生產線各系統電源、氣源。 5.2緊急停車 [P]一在緊急情況下,立即按下相應位置急停開關,使系統轉入急停狀態。待緊急情況處理完成后,放開急停按鈕,重新啟動處于急停狀態的控制系統 6. 碼垛系統停機狀態確認 (P)一碼垛系統氣源切斷。 (P)一碼垛系統電源切斷。 (P)一 確認機器周圍環境整潔。 最終狀態: (P)一確認碼垛系統處于備用。
穩定狀態S3 自動碼垛機運行穩定,處于連續碼垛操作狀態
穩定狀態S4 自動碼垛機具備停用條件
最終狀態S5 自動碼垛機處于停機備用狀態
1、檢查托盤是否完好,損壞較嚴重的要及時替換,以免影響碼垛效果。
2、當托盤叉上還有托盤時,叉車可直接將成垛的空托盤放入托盤倉中。否則,放入空托盤前,需按托盤上升按鈕,托盤托架升起后,再放入空托盤。
3、叉車向托盤倉內放置托盤要整齊,托盤倉內托盤總數不應超過10個。如果托盤放置不整齊或數量過多,會發生托盤傾倒,可能導致托盤損壞或人身傷害。
4、叉車要及時將垛盤下線,以免滿垛后碼垛機暫停等待,影響碼垛速度。
七、混膠工藝規程?
混膠又叫混煉膠,是指將配合劑混合于塊狀、粒狀和粉末狀生膠中的未交聯狀態,且具有流動性的膠料。那么混煉膠生產工藝有哪幾步流程呢?接下來咱們一起看看吧。
混煉膠的生產工藝流程
1、調整軸距
煉膠的主要流程將煉膠機的輪距調節到高間隔中間,因為剛放進的固體膠原材料歸屬于塊狀,薄厚較為高必須將工作輥的輪距加到10毫米之上保證硅膠材料可以容散,將材料與硫化劑與色膠完全融合均勻后在調到出輥的軸距即可。
2、材料翻煉
材料翻煉過程是比較重要的工序,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反復混煉20到30分鐘左右才可完全將材料混煉均勻,保證后續的硅膠制品 生產加工沒有料痕以及品質問題,而其中比較重要的還是操作過程中的控制問題,由于混煉機寬度的限制,那就需要穩重的臂力和細巧的技術。
3、加入色膠與硫化劑
在材料混煉均勻的時候加入硫化劑與色膠,按照材料的重量比例進行添加,否則材料可能會出現色差與硫化不熟的現象,兩種可以同時加,不過在加入硫化劑時需要控制它的卷軸,不能完全包谷在膠料的中間否則會出現靜電甚至明火的現象。
4、出輥
出輥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出輥的膠料關乎后續的切膠比重和生產的產品重量比重,由于滾軸下方是采用分離式刀片切斷兩端,而膠料的重量不輕,所以在收卷過程中必須一次性收完,如果在收卷過程中操作人員的手力不足導致材料偏移或者掉落,那就得從頭再來,并且收卷的膠紙也無法使用。
注意事項
混煉時間不容易太長, 太長時間會粘在滾筒上,當混合均勻分散,硅膠材料被輥完全包裹,表面光滑時,混煉就可以完成。
在密煉規程中需要防止機臺溫度,根據實際室內溫度或者季節來確認機臺是否需要開冷卻水,以免導致滾軸發燙現象。
膠料一定要混煉均勻后續的硅膠產品才不會有串色料痕等現象,在滾軸混煉過程中如色膠與硫化還粘黏在輥軸上面,那么就證明材料還未完全分散,由于兩個輥軸的間距會隨著膠料的硬度自動變大,所以在出卷的過程中務必將輥軸的間距尺寸鎖定。
八、工藝規程編寫規范?
工藝規程的基本要求:編寫格式一定要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工藝技術要求要高于國家或行業標準,能夠保證產品質量,能夠提高生產效率。
以機械加工行業為例,它的工藝規程編寫規范是:標明每道工序的工序號、工序名稱、工序內容和技術要求、設備型號、夾具、刀具、量具的編號和名稱、切削用量三要素等。各工序之間要排序和銜接合理,必要時,要添加工藝圖。
九、試述焊接工藝規程的主要內容與編制方法。?
焊接工藝規程是指制造所有有關的加工方法和實施要求的細則文件,它可保證由熟練焊工操作或操作工操作時質量的再現性。
在GB/T3375中,將焊接工藝規程定義為制造焊件所有有關的加工方法和實施要求,包括焊接準備、材料選用、焊接方法的選定、焊接參數、操作要求等。
焊接工藝規程是在焊接工藝評定合格的基礎上,根據本企業的生產能力,針對某一具體產品的焊接或針對常用材料、結構、焊接方法典型零部件的焊接所制定的關于生產過程的規定,是生產、制造和安裝的依據。同時,焊接工藝規程也是對產品進行檢驗和質量控制的依據。編制焊接工藝規程的主要依據有:產品的整套裝配圖樣和零部件加工圖、有關的焊接技術標準、產品驗收的質量標準以及企業現有的生產能力等。
焊接工藝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封面:封面的內容包括單位名稱、規程編寫、產品編號、圖號及版次、編制人和日期,審核人和日期等。
2)接頭編號表。
3)焊接材料匯總表:該表包括材料的牌號、所用焊接方法,焊材的牌號、規格、烘干溫度、時間及保護氣體純度等。
4)接頭焊接工藝卡:通常包括焊接接頭簡圖母材牌號及規格、焊材的牌號及規格、烘干溫度及時間;還包括焊接順序、焊接位置、預熱溫度、層間溫度、焊后熱處理及后熱、焊接方法、填充材料的牌號及直徑、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工藝卡編號、接頭名稱及編號、工藝評定編號等,是整個焊接結構詳細的焊接工藝過程,是指導生產的細則,是焊工的“法律”條文,必須執行。
十、工藝規程與工藝規范的區別?
1、編寫單位不同:工藝規范是由生產部編寫的,工藝規程是工藝部編寫的
2、制度管理目標不同:工藝規范管理目標:工序生產依據工藝操作規程,按照生產設備操作要求進行操作,安全第一的原則。工藝規程管理目標:產品質量為目標的過程管理文件,過程控制標準依據,管理管控工步的每一個影響因素作出要求規定。
3、工藝規范指導工藝規程,工藝規范是滿足每一個產品生產中工藝前提下的操作規程。工藝規程是通用的,針對所有產品都是有效的,需要遵循的,而工藝操作規程是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工藝規程,具有唯一性、權威性、指導性、嚴謹性,屬必執行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