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氧傳感器動后氧傳感器不動?
這種現象是氧傳感器壞了,氧傳感器的電壓是從低到高一直跳動的。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個是氧傳感器本身出現故障。
第二個方面的話就是氧傳感器連接線路出現斷路短路虛接故障。
第三個方面的話就要考慮一下電腦板本身存在故障。
二、后氧傳感器電壓?
氧傳感器的正常電壓,是在0.1-0.9V的范圍區間內,而一般平均值在0.4-0.5V。其次,氧傳感器的電壓頻率變化得越快,那么就代表傳感器越好。那如果電壓是0v或者1v,甚至不變化的話,就說明這時候的氧傳感器已經老化得比較嚴重了,需要及時更換一個新的上去。
那么要注意的是,前氧和后氧的正常電壓是不一樣的,正常情況下前氧傳感器的信號高于后氧傳感器。如果前氧傳感器與后氧傳感器所獲取到的氧濃度數據相同,那么就說明三元催化已經失效了。
三、后氧傳感器位置?
氧傳感器一般有兩個,一個在排氣歧管后面,另一個在三元催化器后面。
更多介紹如下:
1.在排氣歧管后面的氧傳感器被稱為前氧傳感器,在三元催化器后面的氧傳感器被稱為后氧傳感器。
2.氧傳感器可以檢測排氣中的氧含量,然后將數據反饋給ecu,ecu可以根據這個數據來調整空燃比。
3.汽車發動機工作離不開傳感器,汽車的發動機都有ecu,這個ecu通過各種傳感器來收集數據,然后根據這些數據通過執行機構來控制發動機工作。如果傳感器出現了損壞,那發動機將無法正常工作。
4.氧傳感器長時間使用會出現積碳和鉛中毒現象,所以氧傳感器需要定期清洗,如果出現了鉛中毒現象,那就需要更換新的氧傳感器。
四、氧傳感器2是前氧還是后氧?
傳感器2是后氧傳感器,傳感器1是前氧傳感器,傳感器2(后氧傳感器)是控制三元催化的,壞了,車輛怠速不穩,熄火嚴重!
我們可以拆卸后氧傳感器進行清洗檢查,同時出現這個故障碼時還代表是1號缸組噴油不良或燃燒不充分。這些數據是通過安裝在車輛尾部的氧傳感器收集回來的數據進行判斷,這些收集回來的數據會一一存儲在ECU當中,當出現問題時ECU就會亮起發動機故障燈提示駕駛員。隨后駕駛員可以去維修店,通過電腦對故障碼進行讀取從而判斷故障位置。
五、氧傳感器1是前氧還是后氧?
后氧。
氧傳感器是利用陶瓷敏感元件測量各類加熱爐或排氣管道中的氧電勢,由化學平衡原理計算出對應的氧濃度,達到監測和控制爐內燃燒空燃比,保證產品質量及尾氣排放達標的測量元件,廣泛應用于各類煤燃燒、油燃燒、氣燃燒等爐體的氣氛控制。
六、前氧傳感器和后氧傳感器的區別?
區別是:
一、位置不同 前氧傳感器在三元催化器上游,后氧傳感器在三元催化器下游。
二、作用不同 前氧傳感器用來實現噴油量閉環控制;后氧傳感器用來監測三元催化器是否正常
七、氧傳感器有什么作用?
氧傳感器也稱為λ(蘭姆達)傳感器。λ常用于表達某種臨界狀態。在汽車上用于衡量過量空氣系數,正常的范圍是0.97~1.03之間,當λ<0.97時,混合氣(空氣與燃油混合形成的氣體)過濃,λ>大于1.03則混合氣過稀。氧傳感器通過檢測排氣中的氧含量來測算混合氣濃度,并以此調節噴油,維持混合氣濃度處于理想水平。
混合氣過濃(噴油量偏大)時車輛燃燒不充分,尾氣中CO的含量高,也容易積碳(黑菊花就是這么來的),油耗增大甚至尾氣發臭,混合氣偏稀尾氣NO超標,駕駛過程中往往感覺動力不足。
氧傳感器和三元催化器是孿生兄弟,若氧傳感器失效了,發動機燃燒出現異常,三元催化器不久也會掛掉。參考:氧傳感器詳解
八、前氧傳感器和后后氧傳感器有什么區別?
區別是:
一、位置不同 前氧傳感器在三元催化器上游,后氧傳感器在三元催化器下游。
二、作用不同 前氧傳感器用來實現噴油量閉環控制;后氧傳感器用來監測三元催化器是否正常
九、后氧傳感器安裝方法?
后氧傳感器的安裝方法因車型而異,但一般需要以下步驟:. 找到車輛的后氧傳感器位置:通常在發動機后部的排氣系統中。2. 使用扳手或氣動扳手拆下原有的后氧傳感器。3. 根據新后氧傳感器的安裝說明,將新傳感器安裝在原有位置上。4. 使用扳手或氣動扳手緊固新傳感器,并確保它與排氣系統的接口緊密連接。5. 將新傳感器的電線接到車輛的電氣系統上。6. 啟動車輛,檢查傳感器是否正常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安裝后氧傳感器需要具備一定的汽車維修技能和相關工具,如果您不確定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建議請專業技師進行安裝。
十、后氧傳感器檢測方法?
1.
檢查氧傳感器加熱器電阻。拔下氧傳感器插頭,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傳感器側1、2號插頭間的電阻值,具體標準應查閱具體車型的維修手冊,但一般來說,應在4~40之間,如果不符合標準值,應更換氧傳感器。
2.
檢查氧傳感器反饋電壓。查閱所測車型的維修手冊,找氧傳感器信號線,用電線中的銅絲插入相應手術的插孔。
3.
然后插好插接器,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檔測量銅絲對負極的電壓。注意必須使用數字式萬用表,并且銅絲絕對不能搭鐵,否則將不可恢復性地損壞氧傳感器。
4.
此時起動發動機并使水溫達到至少80℃,使發動機多次達到2500r/min后使發動機轉速保持2500r/min,并觀察萬用表顯示的電壓,電壓值應在此0.1-1.0V之間迅速跳動,在10S之內電壓應在0.1-1.0V之間變化至少8次,若電壓變化比較緩慢,不一定就是氧傳感器或反饋控制系統有故障,可能是氧傳感器表面被積碳覆蓋而靈敏性降低。
5.
這時可使發動機高速運轉幾分鐘以清除積碳,然后再觀察氧傳感器信號電壓是否符合規定,如仍不符合規定,則進行全面的特性分析檢查。
6.
在使用三元催化轉換器以減少排氣污染的發動機上,氧傳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氣的空燃比一旦偏離理論空燃比,三元催化劑對CO、HC和NOx的凈化能力將急劇下降,故在排氣管中安裝氧傳感器,用以檢測排氣中氧的濃度,并向ECU發出反饋信號,再由ECU控制噴油器噴油量的增減,從而將混合氣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論值附近。
7.
電噴車為獲得高排氣凈化率,降低排氣中(CO)一氧化碳、(HC)碳氫化合物和(NOx)氮氧化合物成份,必須利用三元催化器。但為了能有效地使用三元催化器,必須精確地控制空燃比,使它始終接近理論空燃比。
8.
催化器通常裝在排氣歧管與消聲器之間。氧傳感器具有一種特性,在理論空燃比(14.7:1)附近它輸出的電壓有突變。這種特性被用來檢測排氣中氧氣的濃度并反饋給電腦,以控制空燃比。當實際空燃比變高,在排氣中氧氣的濃度增加而氧傳感器把混合氣稀的狀態(小電動勢:O伏)通知ECU。當空燃比比理論空燃比低時,在排氣中氧氣的濃度降低,而氧傳感器的狀態(大電動勢:1伏)通知(ECU)電腦。
9.
ECU根據來自氧傳感器的電動勢差別判斷空燃比的低或高,并相應地控制噴油持續的時間。但是,如氧傳感器有故障使輸出的電動勢不正常,(ECU)電腦就不能精確控制空燃比。所以氧傳感器還能彌補由于機械及電噴系統其它件磨損而引起空燃比的誤差。可以說是電噴系統中唯一有“智能”的傳感器。
10.
傳感器的作用是測定發動機燃燒后的排氣中氧是否過剩的信息,即氧氣含量,并把氧氣含量轉換成電壓信號傳遞到發動機計算機,使發動機能夠實現以過量空氣因數為目標的閉環控制;確保三元催化轉化器對排氣中的碳氫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合物(NOX)三種污染物都有最大的轉化效率,最大程度地進行排放污染物的轉化和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