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械加工車間機床用的刀具如何記賬?
機械加工車間也象一個縮小的社會,有時人員能達到幾百人,這些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機加車間還配有油庫、材料室和工具室等輔助部門。
機加用的車刀,切斷刀等刀具都由工具室供給,工人可根據需要到工具室領取。到一定時間再由車間的專門人員匯總刀具的消耗情況上報給總廠,最后由廠里再統一核算各車間的總費用。
二、如何判斷一個零件是普通機床加工,還是專門化機床加工,還是專用機床加工的?
這個比較簡單,看你工件的數量和價值,比如像汽車發動機這樣的話,肯定是專機,如果工件價值遠大于機床那肯定也是專機
除此外都可以用萬能機床
三、機床加工精度?
0.002只是說給外行聽的,格力能做到0.02都沒可能。格力造機床才幾年?真正的高精度數控機床是需要時間沉淀的。參考德國哈默五軸加工中心,世界一流品牌,加工零件也才勉強能做到0.005~0.01之間的精度。五軸精度并不是指單根軸精度,比如x軸精度0.002,那這臺機器的精度就是0.002嗎?錯,五軸精度應該是三直線軸精度+兩旋轉軸精度=真正精度。假如每根軸誤差都在0.002,五軸精度累計誤差會比0.002高的多。
格力機床肯定有沒自己的核心技術,充其量就是個組裝機,核心部件以及數控系統必定進口,自己做個鈑金外殼貼個格力的logo就算自主研發了。
至于能不能排第一?… 國內也就北京精雕好一些。其他品牌的國產五軸,就好比每個學校的倒數第一名,你把這些人拉出來排名沒有任何意義。都是學校成績最差的,在最差的人中排第一又如何?
附單位的德國進口哈默五軸
四、請問機床加工中,怎么區分精加工和粗加工呢?
零件表面質量要求高,公差要求高的,切削量大的,都要求分粗精兩次加工。需要精加工的零件當然要留余量。
五、生產車間的加工機床屬于會計科目的那個類別?
按照《會計基礎》教材的說法,會計科目分為6大類,即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共同類、成本類和損益類。如果按照這個分類的話,生產車間的加工機床是資產類,發生的費用是成本類。
六、加工車間是什么?
是工人師傅們在廠區內工作的場所。
七、加工車間降溫原理?
1.濕簾冷風空調機,包括車間全面降溫系統,崗位<工位,范圍>降溫系統。降溫,增濕,送風,除塵,換氣,去異味,增氧......作用于一體。
2水溫空調設備的設計安裝服務。利用地下水等冷媒,使空間降溫防暑,冬季利用鍋爐熱水或者工區的余熱回收利用,使空間升溫取暖。冷水制冷,熱水供暖的空調稱之為水溫空調。
把利用井水制冷只抽水不回灌的稱為井水空調。
只用冷水不費水的成為家用地溫空調。
把采用潛水泵和大管井一抽多灌等量回灌,大流量取水還水安裝幾十臺甚至幾百臺空調的稱為地溫中央空調。
凡是利用井水直接制冷的統稱為天然冷氣地溫空調(本空調設備可冷暖兩用,冬季可接地熱或者取暖鍋爐)。
3濕簾墻系統,是濕簾冷風機之前身,其風量大,風速勻,效率高。4冬季利用燃氣取暖器對車間工位的取暖,它特別適合于空曠車間,工位較少,人員稀薄環境的使用。工業電取暖爐,車間取暖器,暖風機,熱風爐,兩用燃氣取暖器等廠房工位取暖設備。
5冷熱共用系統,包含冷熱風共用系統,冷熱水共用系統。
6設備有:冷風機、熱風爐、水溫空調、風機盤管、燃氣采暖爐……
7車間專用水溫空調是在傳統水溫空調的基礎上增大盤管的面積,增大風機的功率,從而達到適于工廠車間,廠房生產環境下的空調環境。
八、機械加工車間管理?
安全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產量管理,環境衛生管理。機械加工車間首先講安全生產,搞好質量檢驗,(首件,抽撿),產量按時間進度(填生產日報),環境衛生(工件碼放整齊等),一個好的管理層要做到以上各項。
九、車間機床的平面布置?
設備布置工具,一般包括布置草圖、布置模板和布置模型三種。布置草圖是研究工藝流程和物料流向的平面圖或立體圖。在布置草圖上,設備排列應按一定的比例展開,并有相應的代號,以便識別和操作。布置模板是一種最常用的布置方式,即用塑料板或木板制成與設備實物形狀相似,按一定比例縮小了的設備模板,并用設備模板進行設備的平面布置。布置模型和布置模板相似,只是把平面的模板換成立體的模型,從而使模型輪廓與實物更為相似,布置模型方便準確,便于確定設備的空間布置情況,但造價較高。
當然,工廠在進行實際的設備布置時,并不是拘泥于其中的一種布置工具,而是各種設備布置工具結合使用,特別是設備布置草圖,常常被作為布置模板和布置模型的預備性工作,以減少工作量。設備布置有三種形式:一是工藝專業化形式,即把同類型的設備布置在一起,又稱機器群;二是對象專業化形式,即把為制造某種產品所需要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設備,按工藝加工順序布置在一起;三是混合形式,即前面兩種形式的結合使用。
設備布置的原則是:
1、最短路徑原則。盡量使產品通過各設備的加工路線最短。多設備看管時,工人在設備之間的行走距離最短;
2、關聯原則。關聯原則要求把緊密關聯的設施緊靠在一起,加工大型產品的設備應布置在有橋式吊車的車間里。加工長形棒料的設備盡可能布置在車間的入口處;
3、確保安全。各設備之間、設備與墻壁、柱子之間應有一定的距離。設備的傳動部分要有必要的防護裝置;
4、協調原則。分工必須協調,用系統的、整體的觀念合理規劃各設施之間的關系。協調包括內部協調與外部協調。內部協調保證了企業內部各設施的整體性;外部協調需要考慮企業設施對環境的影響,如旅游城市的工廠設施布局就要考慮市政的要求。
5、充分利用車間的生產面積。在一個車間內,可因地制宜地將設備排列成縱向、橫向或斜角,不要剩下不好利用的面積。
6、專業化原則。設施布置應在分工基礎上符合專業化原則,如按照工藝專業或者對象專業化,從而提高生產率與管理效率。
7、分工原則。設施之間要合理分工,如生活區、生產區、辦公區等,合理分工有利于管理、環境保護和安全。
8、彈性原則。設施布置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要留有余地,為企業今后的發展留有可擴展的空間。從--至表法是一種常用的車間設備布置方法。從--至表是記錄車間內各設備間物料運輸情況的工具,是一種矩陣式圖表,因其表達清晰且閱讀方便,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般來說,從--至表根據其所含數據元素的意義不同,分為三類:表種元素表示從出發設備至到達設備距離的稱為距離從--至表;表種元素表示從出發設備至到達設備運輸成本的叫做運輸成本從--至表;表種元素表示從出發設備至到達設備運輸次數的叫做運輸次數從--至表。當達到最優化時,這三中標所代表的優化方案分別可以實現運輸距離最小化、運輸成本最小化和運輸次數最小化。
下面,結合一條生產線的布置的例子,說明從--至表法的操作步驟。
設一條生產線上加工17中零件,該生產線包括8種設備10個工作地,任意相鄰兩工作地間距離大體相等并記作一個單位距離。用從至表法的解決步驟如下:
步驟1、根據綜合工藝路線圖,編制零件從--至表。表中每一方格的數字代表零件從某一工作移到另一工作地的次數。因而,這一從一至表是次數從至表,表中數據距離對角線的格數表示兩工作地間的距離單位數,因而,越靠近對角線的方格,兩工作地間距離越小。
表:初始零件從--至表
步驟2、改進零件從--至表求最佳設備排列順序。最佳排列順序應滿足如下條件,從--至次數最多的兩臺機床,應該盡可能的靠近,由如上對從--至表的分析看出,這需要使從--至表中越大的數字越靠近對象線。
步驟3、通過計算,評價優化結果。由于數據方格距對角線的距離表示兩工序間的距離,而數據表示零件在兩工序間的移動次數,所以,可以用方格中數據與方格距對角線的距離之積的和,來表示零件總的移動距離:
十、車間機床著火報告怎么寫?
車間機床著火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 事件經過:說明著火時間、地點、火勢大小、有無傷亡等情況。
2. 現場情況:描述現場消防措施、人員疏散情況、起火原因初步排查情況等。
3. 影響評估:評估該事件對企業、員工、生產等方面的影響程度。
4. 處理方案:提出明確的處置方案,包括維修和更換機床設備、加強防火措施等。
5. 后續措施:分析事件的教訓和不足之處,提出加強安全管理、定期檢查設備等措施,以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6. 簽字:報告應由主管負責人或安全技術人員簽字確認。
樣例:
尊敬的領導:
我公司車間于2021年6月12日下午4點左右發生機床著火事件,現將事件經過、現場情況、影響評估、處理方案和后續措施如下報告:
一、事件經過
本次機床著火事件發生于主生產車間,火勢較小,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經過員工主動應對和消防人員的迅速撲滅,火勢被及時控制。
二、現場情況
1.消防措施
當發現機床著火事件時,本公司員工立即進行了技術嘗試滅火,但效果不佳。之后,本公司內部的消防應急小組組織起來,及時將滅火器材、滅火器具等物品設備給提前備好,加之時時刻刻怠不疏忽,沒有破壞到周圍建筑,快速到場進行撲滅,避免了火勢發展。
2. 人員疏散
機床著火時,本公司內部負責人立即對周圍人員進行疏散,確保員工和來訪客人的安全。
3. 起火原因初步排查
經過初步檢查,機床著火原因可能是由于設備故障引起,正在進一步調查。
三、影響評估
本次機床著火雖火勢較小,但若火勢延續下去極有可能燒毀更多的設備和售后配件,正常生產甚至被徹底癱瘓,對公司的經濟效益有一定的影響。
四、處理方案
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我們決定進行以下處置措施:
1. 維修、更換機床設備;
2.加強新一輪防火措施,包括調查設備故障,提高員工化的預防意識;
3.加強員工的消防安全知識以及急救技能的培訓,保護員工的人身安全。
五、后續措施
1.要總結此事件造成的原因與經驗,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2. 安排專人進行隨時隨地的機床設備維修、檢查工作,避免出現類似事件;
3. 加強對員工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