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評價目前知乎的推薦算法?
你說的是【威爾遜公式】
下面我來為大家分享一波知乎官方的算法機制,對知乎運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點贊收藏,然后再細細閱讀。
首先聲明:自媒體人從來不是在和用戶交流,而是在和平臺博弈。
為什么說博弈呢?
因為任何一個平臺都有其固定的機制算法,自媒體人要做的事情,是不斷讓自己的內容往平臺算法上靠近,不斷去觸發平臺的推薦機制。
我以知乎為例,很多人應該聽過知乎的【威爾遜公式】,但具體不是特別理解,也不知道這個公式到底是如何計算的。
這里,我為大家詳細科普一下,希望對一些從事知乎運營的朋友有所幫助。
首先需要了解,如果我們把運營知乎比喻成一個打怪游戲,那算法就是一份詳細的攻略秘籍。
它能告訴我們怪獸的要害是什么,以及下一步要如何走,這份攻略能讓我們在打怪升級的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
簡單說,知乎算法的具象表現形式,就是個人的內容搜索排名。
運營人通過算法得到的數值越大,搜索排名就越靠前,曝光量就越高,相應得到的反饋就越多,而我們運營知乎的本質,就是想發設發的讓我們得到的這個數值盡可能的大。
其次,在討論具體公式之前,我們需要先思考一個問題:假如你是知乎平臺的運營人,你會傾向于保留哪些用戶呢?
答案很簡單,凡是對平臺建設能產生積極作用的人,平臺自然要給出相應的回報,予以獎勵。
這是一個平臺想要長遠發展的基礎要求之一,不需要通過數據來證明。
而對用戶而言,輸出專業知識、篩選優質內容、提升社區活躍度、增加知乎影響力、維護平臺秩序等等,都屬于可以落地的平臺建設操作。
所以,在我們不斷產生這些行為的過程中,就是在為知乎不斷賦能,也就理所應當的得到更高的算法數值。
理解這個概念之后,我們再來具體分析一下知乎的官方算法機制,算法中提到的各項數值,以及其執導意義和閉坑指南。
這里給出一個公式,即【威爾遜公式】:
其中u為加權贊同票數,v為加權反對票數,za為參數。
下面這張圖可以比較直觀地顯示威爾遜公式的幾個重要特性。
為了方便談論,依次稱左圖中up-vote,down-vote,score對應的軸為x,y,z軸,右圖為左圖的等高線圖。
左圖的整體曲面形狀,與通常理解中贊同票、反對票和回答質量的對應關系是相符的,這是知乎官方認可的算法機制。
加權贊同票指的是其他人點贊所賦予內容的數值,但要注意,每個人的點贊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這取決于點贊者在當下領域的權重。
很多人精心寫了一篇文章,然后發布在知乎回答里,以為接下來就可以獲得千贊、萬贊,成為知乎大v,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后,發現回答點贊數寥寥,甚至連一條反對的評論都沒有。
這時,他們開始失望了,認為自己沒有所謂的自媒體天賦,甚至不適合知乎運營。
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你的回答反饋不足,并不代表你的內容有問題,更不意味著這篇回答會一直無人問津。
事實上,從長遠運營經驗來看,一篇有價值的文章,就算一開始沒什么反饋,也會在未來某一段時間里突然爆發。
之所以現在沒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力,是因為你的賬號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比如,你寫了一篇回答,一個十萬粉的大v和一個幾百粉的小號給你點贊,所帶來的影響差距是很大的,這就是“加權”的概念。
同樣,反對也是存在加權的,反對者的權重越高,我們的分數下降幅度也就越大。
這個公式看起來比較麻煩,大家剛開始看不懂也很正常,我把它精簡一下,大家可以通過另一個公式來判斷自己的權重。
即:s=點贊*收藏*喜歡*初始權重*評論*反對。
在這些影響因素中,除了領域下權重之外,其它因素都是通過用戶之間的交互來實現的,也就是說,一篇文章的排名到底有多靠前,最終是通過其它用戶來決定的。
除此之外,點贊、收藏和喜歡會提升回答的分值,而反對則會減少相應的分值。
到這里,有人會說了,你早這么說我就明白了,放這個威爾遜公式有什么作用呢?
還真有用,因為威爾遜公式除了能表達各個因素之間的對應關系外,還能簡潔的表達因素變化后的發展過程。
具體表現為:
固定反對票,贊同票越多得分越高;固定贊同票,反對票越多得分越低;
固定贊同與反對的比例,總票數越高得分越高;
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就不多做說明了。
總投票數較少時,回答如果獲得投票,得分會快速增加,總票數越大增加速度越慢,這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在運營知乎的過程中,會經常發現有些十幾個贊同的回答排在很靠前的位置,而排在他之后的回答可能有幾千幾萬個贊同。
這就是這條規則的意義。
知乎對于剛剛創作的內容,系統會根據創作者當下領域的權重給到內容一個加權基礎分,以便其得到更大的曝光。
這一點是很合理的,因為相對于很早之前的回答來說,新回答如果沒有一定的初始曝光,那它連被評判的資格都沒有。
在系統賦予基礎曝光的前提下,如果它能夠得到第一批用戶的認可,那系統就會判定這是個有潛力的內容,就會推送給更多的人,促成一個短時間內的爆發。
在這段時間里,雖然它的贊同數不如其它回答,但獲贊速率很高,這就使得它能迅速提升排名,在一段時間內穩定在靠前的位置。
贊同數較高的回答,開始獲得反對票時,得分會快速下降,總反對數越大,下降速度越慢,這一點與第二條原理有些相似。
關于這一點要如何理解呢?
試想一下,我們現實社會中的一個人,只要他的熱度足夠高,那就一定會出現爭議。
因為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總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但有了這些爭議,不代表他就是一個壞人,他只是熱度夠高而已。
所以,當一篇內容的贊同數足夠高,使它能被更多人看到的時候,就一定會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而在這個階段,內容的得分會迅速下降,直到和贊同形成一個穩定的比例關系。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開始得到反對的那個階段,才會有大幅度的分數變化,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得到的反對次數越多,每個反對所造成的影響就越小。
那回到第二個公式上,即:s=點贊*收藏*喜歡*初始權重*評論*反對
從這個公式以及長期的運營經驗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六個重要原則:
1、所有用戶看到的排序是相同的;2、在其它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獲得贊同會使回答的排序上升,獲得反對則會下降;
3、用戶在某個領域下創作的內容所造成的影響力,會提高用戶在這個領域下的權重,也就是說,初始權重能夠影響到內容得分,而內容最終得分又會反過來增強我們當下領域的權重;4、領域下高權重用戶的投票對排序有更重大的影響,這個投票包括點贊和反對,當然,高權重用戶自己在回答相關問題時,由于初始權重的加持,其回答在開始時的位置會比較靠前;
5、使用匿名身份投票或答題時,不會計算用戶的權重;6、當前沒有得到好的反饋的內容,不代表之后就沒有成為高贊的可能;
根據威爾遜公式圖像可以推斷,一篇好的內容最后一定能夠得到認可,只是時間會有所偏差,可能在開始的時候受到初始權重或者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使它沒有得到更多的曝光,但總會有一個時間點被人發現,并得到認可。
這也是知乎分發機制的調控作用之一。
所以,內容是非常重要的,那句“內容為王”也絕不是空穴來風。
在完整的了解知乎的算法之后,我們能從中獲得哪些重要信息呢?
或者說,我們應該如何最大化利用這份官方規則呢?
可以稍微總結一下,有如下兩點:
1、在明白知乎的算法機制后,我們在創作一篇新的回答前,千萬不要隨心所欲的回答問題,而是要先思考自己的垂直領域是什么,然后再有選擇的去尋找問題。2、創作的過程中,要學會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些好玩的、容易被吐槽的點,也就是我常說的自媒體人要不斷觸碰用戶的“痛點”和“爽點”,目的是主動與更多的用戶產生交互。
當然,也有一些主動性的行為,比如在文章的最后,直接提醒讀者點贊,甚至誘導讀者點贊,這些都是增加交互行為的常見方式。
我之前有跟一些朋友說過,自媒體人有三大境界:
一是表達自我,這是很多初級自媒體人普遍會犯的毛病,把知乎當做一個表達自己的平臺,甚至是情感樹洞。
這是錯誤的運營方式,你表達自我沒錯,但如果你想的是曝光,想的是流量,以及后續的變現,那就不應該一味的表達自我。
二是服務用戶,很多自媒體人已經有所體會,在寫自媒體文章時,不是為了自己而寫,而是為了用戶而寫,自媒體人更多的是充當一個媒介作用,把用戶想要看到想要說出的觀點給更好的表達及羅列出來。
三是觸發平臺規則,自媒體人為什么要為用戶寫文章呢?
本質上,當然不是為了讓用戶滿意,而是通過用戶的滿意來觸發平臺的規則,從而讓自己的回答能得到更高的曝光,進入更大的流量池里面。
這就很好的說明了,自媒體從來不是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爭斗,而是創作者與平臺的相互博弈。
最后多說一下,如果你想了解知乎的平臺運營,想知道更多關于知乎等自媒體平臺的運營變現,可以系統學習了解一下。
知乎知學堂旗下研職在線推出的【全媒體訓練營】課程,它講述了零基礎小白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線上副業,從內容、流量、粉絲到變現,每一步的內容都講述的一清二楚。
不僅能精準的幫助你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解平臺機制,教你如何運營自媒體,還能帶你實際操盤,深挖平臺流量,穩定漲粉,最重要的能一步一步的帶你進行自媒體變現。
雖然自媒體賺錢很難,但我想只要有個能堅持做自媒體的信心,每個月賺個奶茶錢、吃飯錢,還是輕輕松松的。
而且價格只要0.1元,這個價格我當時也是驚了一下,竟然1塊錢不到的課程就能入門自媒體行業。
對自媒體感興趣的朋友,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不要錯過。
畢竟活到老,學到老,入門自媒體行業也是如此,有著一定的自媒體知識后,才能更好的明確自身目標,才能在自媒體行業賺到錢。
二、類似知乎的平臺?
豆瓣
豆瓣有自己的影評,有自己的書評,有自己的興趣小組,在這里書香氣更高一些,他們有自己的審美,當然你可以加入他們,你也可以反駁他們,這里是個更開放的地方。
one
說到這個APP的制作人,你就一定認為它是高逼格的,因為他是獨特的人,他就是韓寒。在這里有些很文藝的音樂,有著獨特的文章,有著獨特的美圖,總之,韓寒這個名字放在這里,這個APP就值得你下載看看。
平行世界
這是一個靜謐的文藝世界,你可以把自己的靈感或感悟附以插圖寫進卡片,每天最多只能查看20張隨機卡片,想留言必須送蛋,每天最多領取5顆蛋,而且不能搜索昵稱加好友,在這里相遇絕逼要看緣分咯。文藝氣息分分鐘拉升你的逼格。
榫卯
看見這兩個字,你應該就知道這不是一個普通的APP,它是展示中國文化的APP,展示中國經典的智慧。
三、誨女知之乎知的意思?
教誨的意思【原文】 2·17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注釋】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生,長期追隨孔子.(2)女:同汝,你.【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評析】 本章里孔子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對于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四、誨汝知之乎 知的意思?
1、誨汝知之的“知”的意思:知~是指知道之意,如知其一不知其二、知無不言、這話不知誰說的。
使知道之意,如通知、知會、知單。知識之意,如求職、無知。舊時指主管之意,如知縣、知府、知客。
2、綜上所述,就是“知”的意思。
五、電機控制算法?
選用直流或則同步伺服電機,啟動慣性小,啟動轉矩大,可以快速加速,然后設置好電流環參數,減小電流環慣性系數,應當可以達到要求。如果在平衡點想力求快速平穩控制可以考慮其他高級控制算法,如最優控制,模糊PID控制等
給電流環階躍信號,如果他能快速上升且產生微弱超調或者不超調,這樣的PI參數就可以,個人認為i參數不必設的挺大,甚至去掉就可以;可以加D參數,它能提高速度環的反應速度。電流環加PI兩個參數就可
六、其此之謂乎知的意思?
問題中的“其此之謂乎”一句的意思是: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理解此句,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其此之謂乎”一句話出自于西漢禮學家戴圣的《雖有嘉肴》一文。原句是:其此之謂乎?問者在引述這句話的時候,多輸了“知”字。
2、“其此之謂乎”一句里的“其”,是表示推測語氣的詞,意思是大概。
3、“其此之謂乎”一句里的“之”是一個復指代詞,復指前置的賓語“此”。
4、“其此之謂乎”是一個倒裝句,屬于其中的賓語前置類型。即“其謂此之乎”。
七、知不可乎驟的意思?
本題回答:知道上面這些想法不能突然實現。
出自:宋·蘇軾《赤壁賦》
原文節選: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八、知乎鹽值怎么提高?
1、基礎信用,包括綁定手機號,完善個人資料,完成個人認證和成為優秀回答者。一般前兩項比較容易達成。完成個人認證需要提供個人在某領域的單位資質或者個人技能證書方面的認證。成為優秀回答者,需要作者在日常的知乎中提供優質的內容回答,并在一個領域有一定的貢獻,也就是內容產出。
2、內容創作,包括提出問題,回答問題,撰寫文章,發布想法。一般需要作者長期堅持運營,持續提供這四方面的內容,根據其他讀者“贊”“評論”“喜歡”和瀏覽量來決定問題和回答的優質程度。
3、友善互動,主要是在自己提出的問題和發布的想法、這些的文章和回答的問題方面要及時回復讀者的評論,同時也要主動評論其他作者的回答和文章,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增加互動。另外也需要作者遵守平臺的規則,不發布不友善的內容,不發布垃圾廣告等信息,不做無意義的評論。
4、遵守公約,一般近30天沒有違規行為,就能得到一個很好的分值。建議作者及時查看知乎平臺的規則說明,不發布違規違法的內容,不發布個人隱私的內容,不發布不友善的內容,不發布垃圾廣告等信息。
5、社區建設,包括準確舉報,公共編輯,加權反對等。及時舉報其他作者發布的違規違法的內容,發布的個人隱私的內容,發布的不友善內容,發布的垃圾廣告等內容。參與平臺的公共編輯,主要包括多提新的問題,多發布新的想法,及時參與提供新的具有深度思想的回答。加權反對既是一種特區,也是一種責任,針對不遵守公約的行為可以加倍反對意見。
九、汝知之乎古文詳解?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翻譯為:孔子說:子路啊,告訴你對待學問的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這句是出自《論語·為政》篇,由是指孔子的學生仲由,字子路;汝即你的意思;知:通智,智慧的意思。后世用來提醒人們用老實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孔子這兩句話,有其特殊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指他所說的道理。因為孔子說道理的態度十分謹慎,所說的都是正確的道理,才能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反過來說,對于道聽途說,未經明確判斷的知識,不應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以免害人害己。
十、誨女知之乎讀音?
誨女知之乎的讀音是:huì rǔ zhī zhī hū
“誨”,現代漢語規范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huì,最早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在六書中屬于形聲字。“誨”的基本含義為教導,如誨示、誨誘;引申含義為明示,誘使,如誨淫、誨盜。
在古文中,“誨”也常做名詞,表示教導的話,如朝夕納誨,以輔臺德。——《書·說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