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貴港特產有哪些?
每個人的口味都有差別 有的東西別人覺得“好吃”,可能我就覺得一般般。所以我就打算說幾個我覺得貴港好吃的東西吧
1、老街的永明粉店(好像是這名字 從來沒專門去記名字) 這家店的豬腳粉超好吃啊,才7塊錢一碗,豬腳挺大塊,很好吃很夠味,別的粉沒怎么吃過,應該還行(因為我每次去都只吃豬腳粉)。我特別喜歡那個免費加的酸菜!不足之處我認為是那里的湯,有時候真的挺咸的。
2、荷城新苑南門門口附近的橋圩鴨肉粉!是我吃過的所有鴨肉粉里面最好吃的一家了,肉超多!
3、荷城新苑南門橋圩鴨肉粉附近的阿進螺螄粉。是貴港煮螺螄粉里面的佼佼者了(在我心里),我覺得比百里香、好味都要好吃!
4、燒烤。作為一名夜生活一點都不豐富的女大學生,長這么大吃燒烤的次數真的不多。頗負盛名的監獄燒烤,在吃過之后覺得有點過譽了。我喜歡的是石羊塘夜市的一家名字叫做“南寧燒烤”的燒烤(名字可能記錯,不過肯定是有南寧兩個字),蠻不錯的。
5、肉丸豆腐角、云吞。我pick大東碼頭那家,雖然有點貴,但是真的好吃,和別家的不一樣。
6、卷粉。卷粉是我最愛的貴港特色早餐了,感覺每一家都有每家不同的特色。我喜歡吃的是鳳凰二街的其中一個巷子的一家早餐攤的卷粉,還有老街周記肉丸對面的山記,湖畔人家對面的早餐店的卷粉。都超好吃!
其他個人覺得好吃的東西:老街舊工行的鹵味(那里還有椒鹽口味的)、大東碼頭的芝麻糊、一中那條路夏天的槐花粉涼粉攤(冬天賣油糍)、一中那條路早餐才擺攤的牛血粥、老街豆腐花、阿群姐(像我這種喜歡吃垃圾油炸食品的女孩的最愛)的炸野、晚上步行街北門市場那里擺的麻辣燙牛雜攤……都是我在貴港的愛呀!
好想回家
二、貴港it
貴港IT行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隨著貴港經濟的快速發展,IT行業也在不斷壯大。貴港作為一個新興的城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IT人才前來發展。本文將探討貴港IT行業的發展現狀、人才需求、未來趨勢等方面的問題,以期為讀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一、貴港IT行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貴港市政府加大了對IT行業的支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眾多IT企業入駐。同時,貴港市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IT人才,他們在軟件開發、互聯網營銷、數據分析等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然而,與一線城市相比,貴港IT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主要是由于人才儲備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市場競爭力較弱等問題所導致的。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貴港市政府和企業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IT行業的發展。 二、貴港IT行業的人才需求 隨著IT行業的快速發展,貴港市對IT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目前,貴港市最缺乏的是具有實際經驗、專業技能和跨領域整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這些人才需要具備扎實的技術基礎、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來貴港發展,貴港市政府可以加強人才引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同時也需要加強本地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 三、貴港IT行業的未來趨勢 未來,貴港IT行業的發展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貴港市需要加強在這些領域的布局和投入,以抓住未來的發展機遇。同時,貴港市也需要加強與其他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合作。 在技術方面,貴港市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方面,貴港市需要加強品牌建設和推廣,提高企業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在人才培養方面,貴港市需要加強與高校和企業的合作,共同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為貴港IT行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總之,貴港IT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需要面對諸多挑戰和問題。只有加強政府、企業、高校之間的合作,共同推動IT行業的發展,才能實現貴港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三、廣西貴港市有哪些景點?
桂平西山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也是當地知名的地質公園,動植物資源豐富。此山也是佛教圣地,多次入選廣西十大景點,非常值得一游。
四、貴港為什么叫貴港?
貴港古稱貴縣,因為是西南第一大內陸港口,所以叫貴港。
貴港貴港,貴在有港。
五、貴港石材
貴港石材:傳承千年的工藝與美學
在中國的建筑歷史長河中,貴港石材以其獨特的質感和華麗的紋理,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幾千年的歲月淬煉,使得貴港石材在中華文明演進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貴港石材的歷史、工藝以及其在建筑美學中的應用。
歷史沿革
貴港石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貴港地區就開始利用當地的石材進行建筑和雕刻。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貴港石材的應用范圍和工藝水平也不斷提升。
在中國古代的建筑中,貴港石材經常被用于建造城墻、宮殿和陵墓等重要建筑。其獨特的硬度和穩定性能夠保證建筑物的穩固和耐久。同時,貴港石材還以其獨特的紋理和顏色為建筑賦予了藝術性。尤其是在明清時期,貴港石材的雕刻工藝達到了頂峰,成為當時建筑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藝技術
貴港石材的工藝技術在中國石材工藝中獨樹一幟。其工藝技術的特點是注重材料的挑選和處理,精湛的雕刻技藝以及對紋理和色彩的運用。
首先,貴港石材的挑選要求非常嚴格。只有經過嚴格篩選的原材料才能用于貴港石材的加工和雕刻。選材時需要考慮石材的質地、紋理和顏色等因素,以確保最終成品的質量和美觀。
其次,貴港石材的雕刻技藝非常精湛。熟練的工匠們能夠利用各種雕刻工具將貴港石材雕刻成各種形狀和紋理,達到驚人的藝術效果。這些雕刻作品不僅在建筑中得到應用,還廣泛用于擺件、雕塑和文物復制等領域。
最后,貴港石材的紋理和色彩運用也非常考究。工匠們善于利用石材自身的紋理和顏色來表達建筑的美感和意境。在貴港石材的加工過程中,色彩的調配和紋理的處理是關鍵步驟,直接影響到最終產品的質量和觀賞價值。
建筑美學應用
貴港石材在建筑美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獨特的質感和紋理給建筑賦予了高貴和典雅的氣質,成為建筑外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在現代建筑中,貴港石材經常被用于外墻和立面的裝飾。其獨特的紋理和顏色可以與其他材料形成對比,增加建筑的層次感和視覺效果。同時,貴港石材的耐候性能可以保證裝飾效果的長久不變。
其次,在園林建筑中,貴港石材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傳統的假山、亭臺樓閣,還是現代的雕塑和水景,貴港石材都能夠增添建筑的自然和藝術之美,為人們帶來寧靜和欣賞的空間。
最后,在室內裝飾中,貴港石材的運用更是多種多樣。從地面到墻面,從柱子到裝飾品,貴港石材都可以賦予空間獨特的個性和魅力。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和風格,選擇適合的貴港石材進行裝飾,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室內環境。
總的來說,貴港石材作為中國石材工藝的瑰寶,它不僅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文化,更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美學的結晶。在今天,貴港石材仍然具有重要的建筑美學價值,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工藝的提高,貴港石材將繼續在建筑領域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了解更多關于貴港石材的知識和應用案例。
六、貴港駕校
貴港駕校:為您打造安全高效的駕駛學習環境
作為一個現代都市中的駕駛人,擁有駕駛技能不僅是一種便利,更是一種安全保障。在貴港,我們為您提供高質量的駕駛教育,致力于培養優秀的駕駛員,使您在道路上駕駛更加安全、高效。貴港駕校以其專業的教學團隊、先進的教學設施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著稱,為廣大學員提供全方位的駕校服務。
專業教學團隊
在貴港駕校,我們擁有一支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教學團隊。所有教練員都持有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熟知交通法規,并掌握國際先進的駕駛技術。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駕駛經驗的駕駛員,我們的教練員都能夠根據您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培訓方案,幫助您提升駕駛技能,培養安全駕駛的意識。
我們的教練員不僅在技術方面出類拔萃,還注重個性化教學。他們耐心細致,善于傾聽學員的需求,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幫助學員克服難點,加深理解。無論您是理論知識薄弱還是路考技巧不足,我們的教練員都會通過針對性的輔導,幫助您克服困難,順利通過考試。
先進教學設施
貴港駕校注重提供學員們最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為您提供綜合的駕駛理論課程、模擬駕駛訓練和實際駕駛練習,并配備了先進的駕駛模擬器和駕駛訓練車輛。
在模擬駕駛訓練中,學員可以通過虛擬的駕駛環境進行操作訓練,模擬各種交通情況和應急情況,提高應變能力和決策能力。這種實際駕駛的模擬訓練有助于學員在真實駕駛前提前積累經驗,更好地應對各種復雜的路況。
在實際駕駛練習中,我們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訓練車輛,并配備了專業的雙控裝置。教練員會親自上車指導學員,耐心教授各種駕駛技巧和注意事項。通過實際駕駛練習,學員可以更好地掌握駕駛技能,增強對道路交通環境的適應能力。
全方位服務
貴港駕校不僅提供專業的駕駛教育,還為學員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我們為學員們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學習資料的提供、報名辦理、約車等各項事務。我們的工作人員將耐心為您解答各種問題,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
我們還定期舉辦理論知識培訓班和實車實操培訓班,讓學員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交通法規、駕駛技巧和安全知識。我們相信只有掌握了全面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
總結
作為貴港地區最權威的駕駛培訓機構之一,貴港駕校始終堅持以學員為中心,以教學效果為導向。我們以專業的教學團隊、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全方位的服務,為學員們打造安全高效的駕駛學習環境。通過我們的培訓,您將成為一名擁有優秀駕駛技能和安全駕駛意識的駕駛員!
七、貴港時光
貴港時光 - 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貴港時光是位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座美麗城市。她是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地方,擁有獨特的風景和豐富的文化。對于那些喜歡探索新領域和尋找刺激的旅行者來說,貴港時光絕對是一個理想的目的地。
自然之美
貴港時光被壯麗的自然風光所環繞,她擁有壯觀的山脈、清澈的江河和美麗的湖泊。素有“江南明珠”之稱的官渡鎮是貴港時光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這里有壯麗的山水、古老而富有特色的建筑,以及各種傳統文化活動。來到這里的游客可以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另外,貴港時光還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而著名。比如說,位于埠江區的青龍山是一個風景如畫的旅游勝地。登上山頂,你可以俯瞰整個城市的壯麗全景。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力量。
文化之旅
貴港時光擁有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和歷史建筑物,你可以了解到貴港時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烏篷江文化遺址博物館是一個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這里展示著豐富的歷史文物,向游客展示了貴港時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傳統。
此外,貴港時光還以其獨特而多樣化的民俗文化而聞名。每年,當地舉辦各種傳統的節日和慶典活動,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觀賞和參與。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正宗的當地美食、欣賞到精彩的表演、體驗到獨特的鄉村生活。
動態之城
貴港時光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城市。她以其豐富的經濟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樞紐之一。這里有著良好的城市規劃和現代化的基礎設施,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生活和出行條件。
此外,貴港時光還擁有豐富多樣的商業和娛樂設施。購物中心、電影院、餐館和夜市等等,無論你是喜歡購物還是追求娛樂,你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心儀的場所。這里的夜生活也非常豐富多彩,各種夜店和酒吧為你提供了放松和娛樂的場所。
結語
貴港時光是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她擁有壯麗的自然風光、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以及充滿活力的經濟。在貴港時光的旅行,你可以領略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發展的完美結合。對于那些熱愛探索和尋找刺激的旅行者來說,貴港時光絕對是一個理想的目的地。
八、貴港是個怎樣的城市?
(原答2018.12.10,2021.1修改)
人文篇
我覺得可以用一個官方詞來形容貴港——古郡新城
醞釀了很久,我想談談貴港的“古”。
貴港(舊稱貴縣)的歷史,真是很長很長啊
一個地方歷史長了,天曉得會產生什么傳說故事
以下分歷史、古跡、傳說幾節述之
一、歷史沿革(突出重點,細枝末節略)
- 秦設桂林郡于布山縣
- 漢代后桂林郡改稱郁林郡,郡治仍為布山縣
- 隋代時將郡治布山縣改名為郁林縣
- 唐代,置南尹州總管府,而后改稱貴州,州治仍為郁林縣
- 宋代,仍稱貴州,但也稱作懷澤郡
- 元代仍稱貴州,后存州裁縣,不再稱郁林縣
-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貴州為貴縣,屬潯州府(府治桂平縣),清代基本相同
- 1988年貴縣成為縣級市,屬玉林地區
- 1996年貴縣升格為地級市,改稱貴港市,轄港南區、港北區、覃塘區,平南縣和代管桂平市
總而言之,貴港地區起初便是廣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個曾經的老大哥也慢慢沒落,最終在明代變成了一座小縣城。
二、古跡(著名的寫得少些,無名的寫得多些)
貴港歷史如此悠久,當然古跡也不會少到哪里去,但是為人熟知的不過是東湖,南山這些城市公園罷了。有一些古跡,鮮為人知,但卻是實實在在地代表了貴港的文化,這些古跡或破敗,或將毀滅。
我在這里花大篇幅介紹介紹,算是用文字記住了他們(但我不希望人們只能看到文字)。這一節可當作貴港景點介紹看,雖然有些算不上景點。
1、貴城遺址
位于老城區(舊貴縣地),已發掘的范圍包括貴縣縣委(舊縣衙門),縣委對面的蓮城賓館,近年又在舊達開高中地下發掘出新的遺址,遺址范圍大約包含整個貴縣舊縣城。
貴城遺址有漢代至明清時期的文化堆積:漢代的古河道、城壕,唐宋城墻,漢至明清的建筑遺基、水井、街道等,發掘出的文物(建筑材料,陶器瓷器等)也不計其數。這在廣西乃至全國來說是少見的,很少有城市能在城市舊中心發現如此古老的遺跡。
這座城,兩千年來位置幾乎沒有大的改變。
之前人們認為漢郡舊縣在郁江南岸的南江村,而現在的貴縣是唐朝時從南江遷建而來的,但現在的遺址發掘告訴我們,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按目前的情況來看,很有可能是郁江南北各有一座城(郡治和縣治)。
貴城遺址可以說是貴港的文化的根,有了這些遺址,貴港的歷史便不只是史書中的文字,貴港的歷史在現實中找到了載體,得到了印證,發掘出這些遺址,實乃貴港之幸!
可惜的是,貴縣縣委地下發現的遺址,在經過發掘之后,便重新回填用于房地產建設,真令人恨得咬牙切齒!蓮城賓館地塊也經過發掘后進行回填充當停車場。
但也不必太悲觀,據悉貴港市政府擬于舊達開高中發掘地建設貴城遺址博物館,與大南門-古城墻-小南門連成一片,倘若建成,至少有一部分遺址是保住了,覆巢之下,留下幾枚完卵作為安慰,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2.城東騎樓街
包括和平路南段及周邊地區(即縣東街,棉新街,榕興街),建于民國。貴縣(即貴港)城東地區自古是商業繁華之地,清代時人們多聚集在此做買賣,故有“街墟”一說。自民國以來,這塊地方更加繁華更受重視,因為城外的大東碼頭航運繁忙,人們也多上岸購物,正好促進商業的發展,也把其他的新奇事物帶來貴縣。于是地方政府也仿效風氣,拆除了縣城東面城墻及東城門,開辟街道,新建了一排排的騎樓。騎樓樣式不算很精美,規模也不是很大,但是也獨具韻味,值得一看,現在舊城幾乎成為廢墟,只有城東這里的騎樓街還有一些商業的氣息。但由于保護不力,騎樓許多也成了危房,年久失修,確實令人感到惋惜。
3.大南門
郁江之濱,貴縣門戶。
貴縣當年有五座城門(東西北各一座,南兩座),但由于年歲變遷,無人關心,肆意拆毀,現在僅剩大南門這一座城門了。大南門有石級直通碼頭,坐船的人多從此處碼頭登岸,走石級進城。大南門為單孔拱券結構,外觀簡單常見,不甚高大雄偉,但歷史價值很大。舊城樓是解放后加蓋的,現已拆除重建。
2021年,大南門完成了修繕和城樓的重建,即將對廣大市民進行開放。
4.誥命牌坊
藏在城東小巷石灰巷之中,原來城東有兩座牌坊,一座曰“節孝牌坊”,一座曰“誥命牌坊”,都屬于曾經的城東大族林氏。人們舊時習慣稱這片地方為“牌坊腳”,現在僅剩“誥命牌坊”,孤獨佇立在居民樓之間。
牌坊為四柱三間石坊,雕飾精美,有珍貴的建筑價值(至少到現在,我還從未聽說廣西的其他城市的舊城區里有古牌坊存在)看上去頗為雄偉,只是周邊環境不很好,保護狀況堪憂。
5.登龍橋及梁孝子里
始建于清康熙年間,起先叫作接龍橋,后改為登龍橋,現在的登龍橋為光緒四年(1878年)重修。整體建筑簡單,硬山頂,橋跨過蒙塘(今魚種場)和東湖之間,舊傳登龍橋有這么一副聯句:“水從白玉環中過,人在青龍背上行”,頗具韻味。現年久失修,屋頂破損嚴重,墻體被涂鴉,人們又填去登龍橋與東湖間的水體,并用圍欄分隔,橋不像橋,路不像路,舊景不復。
梁孝子里,即梁孝子的故鄉,就是今天的登龍橋村。宋代時有孝子梁詔,少年失怙,侍奉母親很孝順,外出做官時母親去世,便回家中守孝,在母親墓旁筑屋建亭種植松柏,之后出現了“甘露降于樹,芝草生于庭側”的奇景,蘇軾聽說后特地來貴州拜訪梁孝子,并為其亭題字“甘露”,將松柏之林稱為“瑞松”,稱梁詔讀書處為“薰風”。后來人便把梁詔居住的村莊稱為孝子里,當然,有關梁孝子的薰風亭、甘露亭、瑞松井等皆已不存。
6.三界廟
明代貴縣人馮克利,曾經在北山采藥遇到八仙對飲,得到一件仙衣,他下山回到家中時已經子孫易代了,官府的人認為他欺騙世人,將他放于鐘內用柴燒,可他竟閉目端坐,毫發無傷。后來他在蒼梧江口羽化,朝廷得知后敕封他為“三界敷佑伯”,后清廷又封他為“昭顯靈感敷佑伯”,三界公在嶺南地區影響很大,許多地方(如南寧、玉林、桂平、梧州等地)都有三界廟。
貴縣原有三座,今僅余一座(建筑系新建,惟匾額是舊物)。
7.李氏祖祠
貴縣大族下街李氏的祠堂,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乾隆年間擴建,遂成今日之規模。
李氏祖祠是二進三開間的小院,硬山頂,龍船脊,具有典型的嶺南地區建筑風格,是貴港舊城區僅存的一座家族祠堂,其價值不言而喻。
祠堂不常開門,要進去參觀主要靠運氣。
8.梓潼寺
始建于清,前身是舊學宮,是為紀念以死勸吳三桂停止造反的妃子而建的,以妃子的故鄉四川梓潼來命名。
梓潼寺是老貴縣人最熟悉的寺廟之一,也是舊貴縣僅存的幾座寺廟之一,現在舊建筑已無,都是新建建筑,但這并不妨礙其在貴縣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9.東湖
東湖俗稱大塘,相傳在明朝前,東湖是由大小二十多個蓮藕塘連成一片,中間嶙峋怪石上有一口井,故得名東井。民國十九年在東湖岸北隅創建中山公園,后又稱達開公園、人民公園,最后改稱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在老貴縣人的心目中是一個游玩勝地,不少人的童年回憶都有東湖公園,后來東湖淤積,水體發臭,設施也老舊,不再那么受歡迎了。后來政府聯合某集團共同整治東湖,使得水質改善,設施完善,這是一件好事。但為了完善設施,縮小了湖面積,又在湖的北面開發一大片房地產項目,實是有礙觀瞻。因治理開發而破壞了東湖的天際線,確實是憾事一件。
東湖有不少故事,如貴縣八景里的“銀塘夜雨”、“東井漁歌”都出自東湖,這算給東湖添了不少色彩。
東湖還和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東湖公園曾稱作達開公園,公園里也有著不少與石達開有關的文物:
①翼王亭
建于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為仿古八角亭,雙層平頂敷輕瓦,有八鴟吻井飛檐,上層有斗拱,下撐八柱。由縣人沈錫琳(清華大學畢業,后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并獲土木工程碩士學位)設計制圖,由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題字,是我國最早建成的翼王石達開紀念亭。
②先烈石達開紀念碑
建于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與翼王亭同年建成,是為紀念石達開而建立的紀念碑。鐫刻有李宗仁、汪精衛、歐仰羲黃紹耿(兩位先后任貴縣縣長),龔政(時任貴縣修志局局長)等人的題字、序文、翼王傳記,可惜文革時被人用鑿子將碑文鑿去,到現在只得一空碑,無人識得此碑之名矣!紀念碑曾失修多年,成為危險建筑,幾欲塌毀,但并無人關心,即使后來修繕后也沒有人關心碑文復原的事,讓人對文保部門失望。
③翼王祖墓碑石座
石座嵌有翼王石達開的祖墓碑和石柱殘字(翼王祖墓早已被清廷挖掘毀壞,后來貴縣修志局局長龔政尋訪翼王祖墓舊址,發現了這兩份至寶),另刻有胡漢民的詩歌、龔政的《訪石達開故居記》、《游翼王祖墳記》和梁岵廬的《翼王故宅歌》等文字。
此石座是至為珍貴的文物,證明了石達開是貴縣人,為翼王故鄉爭議畫上了句號。
④鼎建渡船碑
1979年在翼王故里奇石鄉,縣文物調查隊找到了1840年刻的鼎建渡船碑,上刻有石達開之名
10.人民電影院與天主教堂
位于人民東路(西五街),人民電影院前身是中山紀念堂,而中山紀念堂又是在城隍廟的基礎上建立的。城隍廟始建年份不可考,只知1929年(民國十八年)改建城隍廟址為中山紀念堂,是廣西最早建立的中山紀念堂,紀念堂系典型的民國中西混合風格建筑,前有空地以供縣人聚會,后改為政府禮堂,可惜在1978年時拆除改建電影院,真是令人惋惜!
人民電影院已于2019年被列入貴港市第一批歷史建筑名單。
貴縣當年也算是整個廣西的天主教中心,當時廣西處于法國勢力范圍,于是法國人便輸入了他們的宗教——天主教,起先是租屋充當教堂,后在萬壽街建設教堂,有教堂及其他附屬建筑,后教堂拆毀,僅剩修女樓、神父樓,按目前情況來看,這兩座建筑也有可能消失。
天主教堂已于2019年被列入貴港市第一批歷史建筑名單。
11.南江村及古碼頭遺址
作為“附城四爪”之一的南江村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據記載漢代郁林郡故城就在縣東南的南江村附近,據民國志稱遺址“垣周一里,厚約五尺,殘磚猶多,遺址可辨”,但現在并未聽說有何新發現,倒是北岸發現了漢代城址,所以尚待考證。南江村有著不少古跡,比如貴港文保單位黃氏祖祠,亞魁牌坊,古馳道和馳道牌坊和古民居等
亞魁牌坊原有兩座,一在城內北門街,一在南江村,兩座當皆明萬歷年間所建(南江村亞魁坊建于明萬歷),今僅存南江村亞魁坊,亞魁坊周圍為古民居,下則為古馳道(供車馬通行的官道,原本古馳道保留有較長距離,今僅剩幾十米)
落馬嶺,“南江村的核心地段”(對此不甚了解,應當為重要的祭祀之地)。建有懷橘坊三多社壇與亭(即下圖左,原亭頗有古樸之氣質,今重建后使人不忍直視,可惜),旁為新興寺(即下圖右,據稱明代的武當廟)
南江村的城樓,亦可以說是村門,上有“橘井名區”石匾,系知縣東莞蔣航題。
橘井名區指的即是南江村這一片區域,這片區域包含著寺廟、社壇、古民居、牌坊、馳道、碼頭、舊城址、祖祠等有著一定歷史的建筑,是值得保護開發(當然不是拆遷式的開發)的歷史名區
(橘井位于郁江之南,即現在某些人所稱的“南湖”)
南江古渡口位于城南,石級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34年),后經洪水沖擊,毀壞甚多,但整體尚存輪廓。2016年古渡口進行修繕,結果不盡如人意。
中山公園馳道牌坊,民國時擬建中山公園于縣北,已建成中山公園馳道牌坊,后又改變計劃,在東湖建立中山公園。后荒置無人問津,破敗不堪,幾欲傾頹,后幸得重修,但美中不足的牌坊上的“中山公園牌坊”字樣未被恢復。
12.安瀾塔
安瀾塔又稱漪瀾塔或羅泊灣寶塔,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知縣林大宏建,為祈求風平浪靜、免受水患和為補貴縣四山全(東西南北山)而獨缺中山的風水而建。安瀾塔呈八角形,為厚壁空筒樓閣棱牙疊結式磚石塔,明九層暗十三層,高約30米,是自治區級文保單位,是貴港地區重要的古建,為研究清代貴港地區的建筑史提供了珍貴實物例證。安瀾塔旁有伏波廟、安瀾寺。安瀾塔年久失修,雜草叢生,幾乎無人關注,幸今年年初政府撥款對安瀾塔進行修繕,在古塔建成200周年之際使古塔重新,可以說是一件幸事!
13.南山寺
南山寺恐怕是貴港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了,據記載寺建于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宋至道三年(997年)南山寺獲賜太宗御書,并建御書閣,宋仁宗時御賜匾額“景佑禪寺”,故南山寺又名景佑寺,后元文宗被貶經南山寺題下御書“南山寺”。南山寺所存古建不多,惟八角亭(或曰金剛殿,始建于清初,乾隆后期重修)、寺門(民國時重建,近年也已拆除)而已,南山寺有大巖洞用以供佛,故不必建大雄寶殿。雖古建難留,但摩崖石刻、古碑、飛來鐘、菩提樹、舍利塔等重要文物保留了下來,也算得到一些安慰。近年南山寺開始重修,一改往日古樸清幽之古剎形象,不知請哪里的設計師,用蹩腳的方案,劣質材料工藝,建造了規模宏大莊嚴,有“盛唐氣象”的寺廟,古寺變新寺,新建筑嶄新,舊建筑破敗消失無人理會,真令人心涼。
這些古跡,或從小耳濡目染,或幾年前開始接觸。材料集聚了很久,構思也很久(或者說磨蹭拖延)和前輩們學習了很多,但是這篇東西只不過是我腦海中的一抔清水,更多的事實、想法迫于篇幅限制無法寫出,但我想,來日方長,但我又想,古跡不等人。不論如何,先收集下文字、影音材料是我的首要目標,至于收集整理,這是以后的事了。
所以,我希望我開始整理的時候,古跡們還能好好活著。
三、傳說故事
貴港曾經有的“貴縣八景”(或懷城八景),光緒志有詩云:
紫水滔滔下縣城,思灣晚渡送還迎。
南山米洞僧余飯,北嶺仙棋子滿枰。
鐵巷朽榕生木葉,銀塘夜雨長荷英。
西峰方竹饒天籟,東井漁歌唱月明。
(以下傳說故事大部分來源于網絡,本人僅校正并略修改)
1.懷城紫水
貴港,又稱作懷城。
光緒志云:“紫泉,在縣城西門外江濱,秋冬間水落始見,泉從石竇中涌出,天寒不凍,有佳兆則紫。石上鐫有紫水二字”,民國志云:“泉甘宜茗,舊有亭,今廢。”
縣城西門外江濱,即是水塔、抽水機旁的江岸,有著幾塊石頭,其中一塊刻有“紫水”二字。字下有洞,水從洞中涌出。據稱水在冬季時似溫泉般,洞口周圍冒著熱氣。至于說有佳兆則水變紫,則真是傳說故事了。
(縣城西門早不存,唯城門前西門橋尚有痕跡)
2020年郁江兩岸綜合治理工程時似乎已用亂石將紫水石刻掩埋。
2、思灣夜渡
光緒志云:“在縣東思灣村,傳有仙人宿某媼家,謝以金,不受。媼子天寒隔岸,仙夜渡以歸,石上仙影至今猶存渡口云。”
很久以前,貴縣下街處有位李姓年輕人,自幼父親早亡,由母親獨自撫育成人,他對母親十分孝順,人們都稱贊他為“李孝子”。十五六歲時,李孝子就到對岸思灣村給財主做長工,奉養母親。李孝子每天早起給母親煮好粥才過江去上工,晚上就過江回家侍奉母親。春夏秋冬,寒霜雨雪,不曾間斷。但天有不測風云,財主見他每晚回家,怕影響第二天做工,有意不讓他回去。一晚,財主故意拖晚收工,但李孝子收工后仍然回家去了。氣急敗壞的財主到河邊命令船家晚上不許渡李孝子過江。可是,李孝子每晚收工后依然回得到家侍奉母親。財主火冒三丈,責問船家為什么還要給其開渡?船家一頭霧水,說沒有開渡這回事。黃昏時分,氣惱了的財主親自到河邊躲起來,偷看李孝子是怎么過河的。落夜不久,他看見李孝子走到河邊,呼的跳上一塊大石頭,大石隨即變成一艘船,由一位白須公公開渡。過江后,白須公公又把船開回原來的地方,復變為大石,白須公公也隨之不見了。第二晚,財主又事先躲伏在河邊大石后,又看見長工跳上大石,大石又變成了船,白須公公又開渡了。白日為石,入夜化船。財主看到分明是神仙在渡化李孝子,十分妒恨,便心生毒計。第三天,財主拿狗血潑在那塊大石上,當晚白須公公就不見了,李孝子便回不去了。那塊大石像是一只石船至今仍然停泊在蘇灣(現名)抽水站附近河里。人們在更深夜靜,似乎還可以聽到劃船的聲音。
3、南山米洞
傳說,“寺中幾人,流米幾許”,有多少和尚開飯,就流出定數的米,除了吃飽,略有剩余。后來,由于一個和尚貪心,想多要白米,就把洞眼鑿大,第二天起,這個洞眼再也沒有米流出來了。傳說西江上游的伏波大灘(就是現在西津水電站的地方),那時礁多灘險,常有過往船只觸礁沉沒,有一日,有兩艘裝滿大米的木帆船經過,也不幸觸礁沉沒。后來,江上有兩只大烏龜就夜以繼日地把米搶救上來,從地下河道不辭辛勞的運到南山山洞安放。南山寺和尚要米吃,它們從不計較,只是見和尚中有人貪心,把洞眼鑿大,想多撈米發財,于是把洞口從里面偷偷塞死,也不再去運米了。這兩只大龜,直到現在,還在南山西南面休息。有兩個地方:一個叫龜頭山,一個叫金龜橋,傳說,就是這兩個古老的大烏龜的化身
(關于這個故事有多個版本,但迫于時間不足,不再搜集列述)
4、北嶺仙棋
光緒志云:“縣北山頂,相傳縣人對弈處,馮克利采香遇仙人于此,棋局尚存。”
馮三界是明代懷澤(今貴縣)人,家住郁江北岸(今貴縣人民政府西面小巷內)自幼家境貧窮,以打柴賣為生。
一天,他早早吃過兩碗雜糧飯,便身穿短衫,腳踏草鞋,腰插柴刀,肩挑扁擔,像往日一樣上山打柴。從正龍寺經過去到根竹、龍樓,翻山越嶺去到龍頭山(又名北山,平天山)。
來到山頭,馮三界喝了兩口清甜的山泉水便開始砍柴,不用多長的時間就砍得一大堆。他一個勁地往上砍,左手撥動一叉雜樹枝,正要用力砍去,忽然發現離他幾丈遠的大青石有兩位白發銀絲的老人正在面對面聚精會神地下棋。于是他放下功夫好奇地向前邊走去,蹲在一旁觀看,兩個老人下了一盤又一盤。
中午,有個童子送來三個桃果,兩個老人各拿一只,剩下一只老人叫三界吃,馮三界推辭一下,便把它慢慢吃完。童子走后,兩個老人又繼續下棋,三界仍舊在一旁觀看。
日頭偏西刮起北風,天氣轉冷,三界出門之時,只穿短衫,以為天不會這么快轉冷,誰知這時“回南轉北,頭烏面黑”,上下牙齒打起仗來。這時童子又送來三件長袍,他也不推辭,把袍穿上,頓時感到全身發熱,臉色由黑轉紅,心里還滲出汗來。
一個老人叫他上山頂看看,他很快上去,不一會下來了。老人問他:“你從山頂望得幾遠?”他說:“大明二十多個省都看到了。”那老人解下身上長袍叫三界互換再穿上,然后又叫他上山頂看看。三界不明其意,很快上到山頂,站在頂峰,四周望望,又下來了。老人又問他:“這回你看得多遠?”三界說:“廣東廣西都能看到,湖廣(指湖南、湖北)能聽到一些聲音。”老人點點頭說:“合適了,合適了!”另一個老人捋了捋胡須說:“時間不早了,你就穿這件衣服回家吧!”
馮三界把自己砍的柴捆好,兩個老人目送他下山。臨別時一個老人告訴他“這擔柴不是一般的柴,可以用來作藥,你回去后要好好為窮人治病。”
馮三界挑柴回到家門口,幾個小孩擋住,問他:“你要找誰呀?”“你家在哪里?”他頓時覺得奇怪,笑笑說:“你們是誰家的孩子?這間屋是我的家呀!”屋里的一個壯年男人走出來,有禮貌的向他施了禮,問他:“老伯,你要找誰呀?”“我叫馮三界,我不找誰,這兒就是我家。”那壯年說:“三界?他是我祖父呀!”三界說:“那就奇怪了,我剛上北山砍柴一天,怎么孫子、曾孫子就這么大了?”
那壯年說:“你上山也許見到仙人了,自古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啊!你在山上見到有什么人呢?”馮三界就把當天上山的經過告訴了大家,于是,大家才歡歡喜喜相認了。
第二天一早,他和孫子又上北山,走到青石旁,昨日的兩個老人不見了,青石面畫的棋盤和青石邊丟的棋子還可以看見。這便是后人寫的貴縣八景詩中的一句“北嶺仙棋子滿坪”的來歷。聽說這兩個老人便是南極星、北極星的化身。現在山上還可以看到仙人下棋的棋子哩!
5、鐵巷朽榕
光緒志云:“縣東門外河畔巷底,枯榕遇風雨即見燒毀復生,或指為龍物。”
鐵巷,即鐵匠街(今古榕路南段),清代時稱鐵象巷(鐵象街),后又稱鐵匠街。
傳說很久以前,貴縣城內鐵匠街(今榕興街)每逢到了冬天,人們每天早上起來,都看見街巷上撒滿枯黃的榕樹葉,今天打掃干凈,明天早上又仍然看見滿街巷又撒滿榕樹葉了,天天如此,那時候的鐵匠街已經沒有榕樹,只有一個枯朽多年的老榕樹木頭。
人們覺得奇怪,都說是晚上朽榕生出木葉來。究竟榕樹葉從何而來?
據說在縣城北邊不遠的一帶地方(今貴縣師范、東湖公園處)有數株大榕樹,每晚深夜,嚴厲的北風把落地的榕樹葉卷刮走,飄落在鐵匠街上
(此故事亦有多個版本,迫于時間限制,這里不搜集列述)
6、蓮塘夜雨(或銀塘夜雨)
一說貴縣下街北有銀塘,夏日荷葉遮天蔽日,入夜,水汽凝聚成珠隨荷葉傾瀉,其聲“沙沙”然如雨打蓮漪,人皆謂之銀塘夜雨。
二說由于貴港東湖及附近砌池塘連片種藕,夏季荷葉茂盛,芬芳四溢,招來成千上萬的燕子宿居其間。白天,燕子成群結隊在東湖荷塘上空飛翔,追云戲水。晚上眾燕歸巢,在蓮塘荷葉間棲息,深夜把蓮葉碰得“沙沙”作響,或把在荷葉上的露水抖落塘中發出陣陣“叮咚叮咚”的滴水聲。昔人不知其故,誤以為是“蓮塘夜雨”。
7、西峰方竹
光緒志云:“在縣西,昔山出方節竹,傳有異人過此以數百金易竹八節作酒杯,杯中隱隱有仙籟焉。”
另一版本:很古時候,西山一帶蟲災為害,村民日夜不得安寧,后來一個白須仙人手持竹竿,趕了一群全都是白色的鴨子來,把蟲子全都吃干凈了,仙人把竹竿往地上一插就飄然而去,竹竿一下子長成了一叢方竹,這叢方竹當然就成了仙氣的代表。
8、東井漁歌
光緒志云:“在縣東,相傳月夜有漁歌仙籟,東聽在西,西聽在東,有聲無人,邑人林翰高東井聽歌詩‘湖光滟滟思悠悠,良夜何人獨系舟?好是月明風定夜,蘆花深處一片秋’”
古時東湖原本是一口井,名曰東井,后堵上使水體相連形成湖泊,井水清澈見底,內有鯉魚成精,夜半月明則出水而歌,其聲悠揚飄乎四方。
東湖形成之后人們仍然懷念仙籟的歌聲,常常漫步湖邊,企望再聽到仙籟的唱歌聲。事怕有心人,果然,在一個月白風清之夜,歌聲從湖面傳來,聲如珍珠落銀盤,悠揚動聽。湖里的魚兒也紛紛游上湖面,側耳傾聽,擬是仙籟又回來了。后來才知,是一尾美麗的鯉魚精到東湖定居唱歌。于是“東井漁歌”便成為“東湖魚歌”了。“東湖魚歌”的消息,一傳十,十穿百,傳遍了貴縣,亦傳到了貴邑傳教“番鬼佬”的耳中。“番鬼佬”很貪心,欲把好歌善唱的鯉魚精占為己有,乘人不備之時,偷偷用一條鐵鏈,將鯉魚精鎖上盜走了,人們又聽不到鯉魚精的歌聲了。
我很希望有一個人能全面整理出一個“貴縣八景”的通用版本和其他版本的匯編
貴港的民間故事有許多,在這里我不能一一搜集列述了,也希望能有人能搜集更多的民間故事
不僅民間故事,成語、俗語、、歇后語、歌謠等也應當搜集整理
美食篇
說一句實在話,貴港的美食是不少,但是特色美食其實并不多,或說不怎么出名。
一、貴縣藕粉
貴縣自古多池塘,大塘(東湖),汕塘等等池塘種滿了蓮藕,從前貴縣大轆藕最為出名。
貴縣大轆藕所制成的藕粉吃起來滑潤細嫩,芳香甘醇,據稱被列入廣西四大傳統名粉。
現在貴港市內已無專門種蓮藕制藕粉的地方了,現在產業已經搬移至覃塘區,據說也還不錯。
倘若一定要追求本味,可以考慮去古榕路看看,那兒還有售賣手工藕粉的攤販。
二、豬腳粉
雖說豬腳粉到處都有,也不算什么稀奇玩意兒
貴港的豬腳粉中的豬腳是關鍵,大多是鹵或是炸的。
個人感覺貴港有幾家還是做得不錯的,現在列于其下,有興趣的可以去嘗試
三、肉丸豆腐角
肉丸豆腐角確實算貴港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但是目前來說似乎已經沒有什么特別。
四、豆腐花
貴港地區的豆腐花是甜豆腐花,即在豆腐花上邊加一些糖水
吃起來口感嫩滑,夏天來一碗冰豆花頗為解暑
五、綠豆沙
我對于綠豆沙沒有什么印象,似乎也就吃過一回,有些怪味,并無過人之處。
鄉鎮篇
雖說題目問的是貴港這座城市,但是我想另外談談我們廣大的農村地區。
畢竟,農村是城市的故鄉,城市是農村的未來。
一、港北區
根竹鎮
石卡鎮(石罅鎮)
石卡鎮是覃塘區下轄的一個人口大鎮,糖料蔗大鎮,有“甘蔗之鄉”的美譽。
從前換作石罅,后來不知何故改為石卡,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石罅”
2020年8月我前往了石罅鎮,略窺見到了這座名鎮的魅力
龍井村
棉村&平富村
二、港南區
橋圩鎮
湛江鎮
后記
這個回答,用了我將近四個月的時間(當然這是我課業繁重、拖拖拉拉的結果),修修改改,終覺倉促,答案不全面而簡略一筆帶過(我主要以不了解貴港的人為假想對象,敘述僅點表層而少分析),若有問題請指出。
希望這個答案使不了解貴港的人了解貴港,也能使了解貴港的人更愛貴港。
來日方長,漏下的慢慢補上。
分享幾個有用的回答/文章/專欄
貴港有哪些有趣的俗語(諺語/歌謠)?https://zhuanlan.zhihu.com/p/27090621抓拍貴港九、旗袍定做,定做旗袍該怎樣測量尺寸?
量胸圍、腰圍、臀圍、肩寬、肩到腳跟的高度尺寸,這樣就可以做出一件合身漂亮的旗袍了
十、貴港佛手
貴港佛手神奇的功效與作用讓人們趨之若鶩。佛手果,又稱佛手柑、佛手瓜,是一種獨特而珍貴的水果,以其形狀奇特、香味濃郁而聞名。它的外形猶如一只打開的手掌,指狀分叉,似佛手合十的姿勢,因而得名為佛手。貴港佛手尤其有名,被譽為佛手界的明珠。
佛手果的品種和特點
佛手果是柑橘科植物佛手柑的果實。根據形狀和顏色的不同,佛手果可分為黃佛手、綠佛手和白佛手三種品種。
黃佛手:果實呈鮮黃色,果皮富有油脂,故稱為"柑橘皇后",有著濃郁的香味和獨特的芳香。
綠佛手:果實呈鮮綠色,果皮光滑,香氣清新宜人,口感口齒留香。
白佛手:果實呈乳白色,肉質豐腴,酸甜可口,并具有特殊的果香和芬芳。
無論是哪種品種,貴港佛手都具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具有很大的好處。
貴港佛手的營養價值
貴港佛手果肉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A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減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發生。
此外,貴港佛手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促進消化吸收。對于控制體重、降血脂、降血壓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幫助。
貴港佛手的功效與作用
1. 緩解胃痛:佛手具有理氣、開胃的功效,適用于胃痛、消化不良等癥狀。
2. 改善貧血:佛手具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能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改善貧血狀況。
3. 維護心腦血管健康:佛手富含維生素P和礦物質,有助于增強血管彈性,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4. 抗衰老與美容:佛手中的維生素C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物質,能夠中和體內的自由基,減緩細胞氧化速度,具有抗衰老和美容的作用。
5. 清熱解毒:佛手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熱毒性疾病,如口腔潰瘍、痤瘡等。
怎樣食用貴港佛手
貴港佛手不僅可以作為水果生吃,還常被用來制作糕點、果醬、茶、酒等。以下是一些關于貴港佛手的美味食譜:
- 佛手果沙拉:將貴港佛手切片,與其他水果、蔬菜混合拌勻,加入適量的蜂蜜和檸檬汁,即可享用。
- 佛手果茶:將貴港佛手切片,用開水沖泡,加入適量的蜂蜜攪拌均勻,可享受到清香怡人的佛手果茶。
- 佛手果糕點:將貴港佛手榨汁,與面粉、砂糖和雞蛋等材料混合,烘烤后可制作出美味的佛手果糕點。
無論是作為水果還是用來制作其他食品,貴港佛手都能帶來獨特的口感和香氣,滿足人們對美味的追求。
貴港佛手的市場前景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追求,貴港佛手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獨特口感的水果,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尤其是在養生保健、美容抗衰老等領域,貴港佛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貴港作為佛手的產地,具備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使得貴港佛手的產量和品質都得到了保障,為市場供應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未來,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和美食的追求不斷升級,貴港佛手市場前景廣闊。相信在日益發展的社會經濟背景下,貴港佛手必將以其獨特的品種和品質,持續吸引人們的關注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