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降標準?
教育工程的沉降觀測,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是可以的,也可認為進入穩定階段,具體取值應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確定。
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對重點觀測和科研項目工程,若最后三個周期觀測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測量中誤差,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中、底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250m取200mm。
高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dao200m取300mm,建筑高度在200m到250m時取200mm,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
梁是跨過空間的橫向構件,主要起結構水平承重作用,承擔其上的板傳來的荷載,再傳到支撐它的柱或墻體上,但圈梁主要是為了提高建筑物整體構件的穩定性,而環繞整個建筑物墻體所設置的梁。
地基沉降量的計算是先求出每一層土的壓縮量,之后再求它們的總和,其中第層土的壓縮量,等于從基礎底面到第層土底面的壓縮量,減去從基礎底面到第層頂面的壓縮量。
在計算第層土的壓縮量過程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即認為基底到第層土頂面的壓縮模量與第層土的壓縮模量相等。
由基礎傳下來的荷載的土體或巖體,建筑物必須建造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為保證地基的堅固、穩定和防止發生加速沉降或不均勻沉降,地基應滿足以下要求:有足夠的承載力,有均勻的壓縮量,以保證有均勻的下沉,有防止產生滑坡、傾斜方面的能力。
二、高層沉降標準?
高層沉降的標準,高層允許300毫米,高層建筑物沉降范圍:中、底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250m取200mm。
高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建筑高度在200m到250m時取200mm;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
三、樓房沉降標準?
樓房沉降的標準是一個復雜并且涉及許多因素的問題,不同類型的建筑和建立在不同地質條件下的建筑,其沉降標準是不同的。1. 一般來說,按照建筑行業標準,樓房需要滿足沉降不超過30mm的要求,同時在建筑的設計階段要充分考慮到土地的承載能力等因素,規劃合理的建筑結構和基礎設施。2. 在地質條件較差的地區,如軟土地區和河岸地區等,沉降標準可能需要更加嚴格,通常需要進行更多的地質勘察和土壤測試才能確定合理的沉降標準。總之,樓房沉降標準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量,這需要專門的地質和建筑專家進行評估和決策。
四、機床設備大修有什么標準?
設備修理質量標準,是衡量設備整機技術狀態的標準,包括修后應達到的設備精度、性能指標、外觀質量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它是檢驗和評定設備修理質量的主要依據。 制定設備大修理質量標準的原則如下:
1)以出廠標準為基礎。
2)修后的設備性能和精度應滿足產品工藝要求,并有足夠的精度儲備。如產品工藝不需要設備原有的某項性能或精度,可以不列入修理標準或修后免檢;如設備原有的某項性能或精度不能滿足產品工藝要求或精度儲備不足,在確認可通過采取技術措施(如局部改造、采取提高精度、修理工藝)解決的情況下,可在修理質量標準中提高性能和精度指標。
3)對有些磨損嚴重、巳難以修復到出廠精度標準的機床設備,如由于某種原因需大修時,可按出廠標準適當降低精度,但仍應滿足修后加工產品和工藝要求。
4)達到環境保護法和勞動安全法的規定要求。
五、路基沉降和邊坡位移沉降標準
(1)路基沉降觀測斷面沿線路方向的間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勢平坦、地基條件均勻良好的路塹、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寬到100m;過渡段和地形地質條件變化較大地段應適當加密。
(2)一個沉降觀測單元(連續路基沉降觀測區段為一單元)不少于2個觀測斷面。
三.路基沉降觀測點設置原則
(1)各部位觀測點設在同一橫斷面上,這樣有利于測點看護,便于集中觀測,統一觀測頻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觀測項目數據的綜合分析。
①正線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設一個完整的沉降監測斷面,中間50m一個一般的沉降監測斷面。過渡地段監測斷面需加密。一般橋路過渡段,在距臺尾5m處各設一個完整的沉降觀測斷面,1m、20m、30m等處各設一個一般的沉降觀測斷面。涵洞等橫向構筑物,在涵洞一側(最好在填土較高一側)5m處設一個完整的沉降觀測斷面。完整的沉降監測斷面除按過渡段及距離確定外,還應選擇路基較高,或加固較深的斷面。
四、觀測元器件與埋設技術要求
測點及觀測元器件的埋設位置按設計圖進行,且標設準確、埋設穩定。觀測期間應對觀測點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施工機械的碰撞,人為因素的破壞,務必使觀測工作能善始善終,取得滿意成果。
(1)位移觀測樁:位移觀測樁采用C15鋼筋混凝土預制,斷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長度不小于1.5m,并在樁頂預埋半圓形不銹鋼耐磨測頭。邊樁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樁頂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埋置方法采用洛陽鏟打入設計深度,將預制邊樁放入孔內,樁周以C15混凝土澆筑固定,確保邊樁埋置穩定,位移觀測樁在一般路基填筑前埋設。
(2)沉降觀測樁:樁體選擇Φ20mm不銹鋼棒,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底部焊接彎鉤,待基床表層施工完成后(有堆載預壓地段在基床底層施工完成后)通過測量埋置在監測斷面設計位置,埋置深度0.3m,樁周0.15m用M30水泥砂漿錨固,高出埋設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銹處理,完成埋設后按國家二等精密水準測量標準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
(3)沉降板:沉降板在地基處理完成后埋設。沉降板由底板、金屬測桿(φ40mm壁厚鍍鋅鐵管)及保護套管(直徑不小于φ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組成。底板尺寸為50cm×50cm,厚度不小于1cm。按國家一等精密水準測量標準測量沉降板標高變化。
①沉降板埋設位置應按設計測量確定,埋設位置處可墊10cm砂墊
六、沉降差標準值?
沉降差允許值
一般情況下,房屋沉降最大允許值,應控制在20mm以內。房屋沉降值,是根據基礎巖石層彈性模量和沉降是否均勻的情況來判定。一般是以不危害房屋結構質量與安全為準。在項目規劃設計時,房屋沉降值一般都會在圖紙上有說明。
1.中、低壓縮性土
工業與民用建筑相鄰樁基的沉降差
(1)框架結構 0.002L(L為相臨柱基的中心距離MM)
(2)磚石墻填充的邊排柱 0.0007L
(3)當不均勻沉降時不產生附加應力的結構 0.005L
2.高壓縮性土
工業與民用建筑相鄰樁基的沉降差
(1)框架結構 0.003L(L為相臨柱基的中心距離MM)
(2)磚石墻填充的邊排柱 0.001L
(3)當不均勻沉降時不產生附加應力的結構 0.005L
3.單層排架結構(柱距為6米)柱基的沉降量(MM)
中、低壓縮/考 試大/性土:(120)
高壓縮性土:200
4.高結構基礎的沉降量(MM)
中、低壓縮性土:
H0≤100 (200)
100200≤H0≤250 (200)
高壓縮性土:
H0≤100 400
100200≤H0≤250 200
H0為自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
填石路基平均沉降差是5mm,標準沉降差是3mm。 相鄰獨立基礎沉降量之差,Δs=s1-s2。框架結構和地基不均勻、有相鄰荷載影響的高聳結構基礎,變形由沉降量控制。 在堆糧和回填土荷載作用下,設計10 m 長水泥攪拌樁室內地面理論沉降計算值約為299.0 mm (設計244 根水泥攪拌樁)和301.9 mm (實際施工226根水泥攪拌樁),因水泥攪拌樁的下臥層為淤泥,其壓縮量大。 在堆糧和回填土荷載作用下,4 m 長水泥攪拌樁室內地面理論沉降計算值達374.4 mm(設計244 根水泥攪拌樁)和375.4 mm(實際施工226 根水泥攪拌樁)。 這說明樁長縮短后更嚴重地加大了室內地面的累計沉降量。同時,由于實際水泥攪拌樁取芯結果樁長為3.2~4.7 m 不等,且樁身強度為0.51~7.63 MPa 參差不齊,更加嚴重地導致了糧庫室內地面的不均勻沉降。
七、地基沉降深度標準?
對重點觀測和科研項目工程,若最后三個周期觀測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測量中誤差,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中、底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250m取200mm。
高壓縮性土時: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dao200m取300mm,建筑高度在200m到250m時取200mm,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取400mm,建筑高度在100m到200m取300mm。
八、地面沉降標準?
地面沉降等級,依據其危險性分為三個等級:1. 危險性小;2. 危險性中等;3. 危險性大。
各地區對于三種情況的評估標準不同,評估的依據是地面觀察的沉降率。另外,地質災害的等級劃分如下:
1. 特大型:沉降面積大于500平方千米。
2. 大型:沉降面積在100至500平方千米之間。
3. 中型:沉降面積在10到100平方千米之間。
4. 小型:沉降面積小于10平方千米。
九、空氣沉降菌標準?
潔凈室空氣潔凈度級別表的標準:
1、潔凈度級別為100級,≥0.5μm塵粒的最大允許數為35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塵粒數為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許數為5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每皿。
2、潔凈度級別為10000級,≥0.5μm塵粒的最大允許數為35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塵粒數為2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許數為3每皿。
3、潔凈度級別為100000級,≥0.5μm塵粒的最大允許數為350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塵粒數為60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0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0每皿。
4、潔凈度級別為300000級,≥0.5μm塵粒的最大允許數為1050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塵粒數為60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0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5每皿。
潔凈室空氣潔凈度級別表的標準:
1、潔凈度級別為100級,≥0.5μm塵粒的最大允許數為35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塵粒數為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許數為5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每皿。
2、潔凈度級別為10000級,≥0.5μm塵粒的最大允許數為35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塵粒數為2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許數為3每皿。
3、潔凈度級別為100000級,≥0.5μm塵粒的最大允許數為350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塵粒數為60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0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0每皿。
4、潔凈度級別為300000級,≥0.5μm塵粒的最大允許數為1050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塵粒數為60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0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許數為15每皿。
十、沉降觀測規范標準?
一.參照執行的標準及規范
1.《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99)
2.《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
3.《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條文說明》(TB10601-2009)
二.路基沉降觀測斷面設置原則
1.路基沉降觀測斷面的設置及觀測斷面的觀測內容根據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質條件、地基處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載預壓等
具體情況并結合施工工期確定,同時還需根據施工核對的地質、地形等情況調整或增設。
2.觀測斷面一般按以下原則設置,同時滿足設計文件要求:
(1)路基沉降觀測斷面沿線路方向的間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勢平坦、地基條件均勻良好的路塹、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寬到100m;過渡段和地形地質條件變化較大地段應適當加密。
(2)一個沉降觀測單元(連續路基沉降觀測區段為一單元)不少于2個觀測斷面。
三.路基沉降觀測點設置原則
(1)各部位觀測點設在同一橫斷面上,這樣有利于測點看護,便于集中觀測,統一觀測頻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觀測項目數據的綜合分析。
①正線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設一個完整的沉降監測斷面,中間50m一個一般的沉降監測斷面。過渡地段監測斷面需加密。一般橋路過渡段,在距臺尾5m處各設一個完整的沉降觀測斷面,1m、20m、30m等處各設一個一般的沉降觀測斷面。涵洞等橫向構筑物,在涵洞一側(最好在填土較高一側)5m處設一個完整的沉降觀測斷面。完整的沉降監測斷面除按過渡段及距離確定外,還應選擇路基較高,或加固較深的斷面。
四、觀測元器件與埋設技術要求
測點及觀測元器件的埋設位置按設計圖進行,且標設準確、埋設穩定。觀測期間應對觀測點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施工機械的碰撞,人為因素的破壞,務必使觀測工作能善始善終,取得滿意成果。
(1)位移觀測樁:位移觀測樁采用C15鋼筋混凝土預制,斷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長度不小于1.5m,并在樁頂預埋半圓形不銹鋼耐磨測頭。邊樁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樁頂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埋置方法采用洛陽鏟打入設計深度,將預制邊樁放入孔內,樁周以C15混凝土澆筑固定,確保邊樁埋置穩定,位移觀測樁在一般路基填筑前埋設。
(2)沉降觀測樁:樁體選擇Φ20mm不銹鋼棒,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底部焊接彎鉤,待基床表層施工完成后(有堆載預壓地段在基床底層施工完成后)通過測量埋置在監測斷面設計位置,埋置深度0.3m,樁周0.15m用M30水泥砂漿錨固,高出埋設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銹處理,完成埋設后按國家二等精密水準測量標準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
(3)沉降板:沉降板在地基處理完成后埋設。沉降板由底板、金屬測桿(φ40mm壁厚鍍鋅鐵管)及保護套管(直徑不小于φ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組成。底板尺寸為50cm×50cm,厚度不小于1cm。按國家一等精密水準測量標準測量沉降板標高變化。
①沉降板埋設位置應按設計測量確定,埋設位置處可墊10cm砂墊層找平,埋設時確保測桿與地面垂直。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墊層,再套上保護套管,保護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測桿,上口加蓋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圍填筑相應填料穩定套管,測桿頂面略高于套管上口,測桿頂用頂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內而影響測桿下沉自由度,頂帽高出碾壓面高度不大于50cm,完成沉降板的埋設工作。
(4)單點沉降計:單點沉降計是一種埋入式電感調頻類位移傳感器,是變磁阻式傳感器中的一種,由電測位移傳感器、測桿、錨頭、錨板及金屬軟管和塑料波紋管等組成,其中主要部分是是電測位移傳感器,包括密封殼體及殼體內設置的電感線圈、活動桿和數據處理電路,用導磁金屬桿移動,引起電感線圈的電感量變化,通過測量電路將傳感器電感量變化轉化為輸出電壓頻率變化,經頻率檢測儀接收并轉換為位移量。
①對于單點沉降計等電測元件及檢測儀器的選配,選用高靈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及穩定性好的儀器;儀器企業廠家應具有相應的生產許可證、計量器具許可證和質量等證明文件,并具有良好的工程應用業績和信譽評價。
②采用鉆孔引孔埋設,鉆孔孔徑Ф108mm,鉆孔壁垂直。單點沉降計的埋設深度<30m時,采用直徑14mm的不銹鋼測桿,埋設深度≥30m時,采用直徑20mm的不銹鋼測桿。
(5)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完成后路堤填筑施工前在褥墊層頂部開槽埋設剖面沉降管,槽底中粗砂找平,表面回填5cm中粗砂并與褥墊層相平,兩端部需進行有效防護。剖面沉降管采用專用塑料硬管,其抗彎剛度要適應被測土體的豎向位移要求,導管內十字導槽應順直,管斷口密合。剖面沉降測量是將剖面沉降儀探頭預埋在剖面沉降管內,按一定間距依次讀數,起始端管口標高采用水平儀按照國家二等精密水準測量方法測量。剖面沉降管應選用高靈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及穩定性好的儀器,儀器生產企業應具有相應的生產許可證、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和質量等證明文件,并具有良好的工程應用業績和信譽評價
五、路基沉降觀測的頻度及沉降觀測要求
(1)用于觀測位移及沉降的基樁,必須置于不受填土荷重影響的穩定地基內,基樁及位移觀測樁在觀測期間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
(2)填筑觀測控制標準: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每晝夜不大于1.0cm,坡腳水平位移速率每晝夜不大于0.5cm。如果超出此限應立即停止填筑,待觀測值恢復到限界值以下再進行填筑,填筑速率應以水平位移控制為主。
(5)觀測期內,路基沉降實測值超過設計值20%及以上時,應及時會同建設、勘察設計等單位查明原因,必要時進行地質復查,并根據實測結果調整計算參數,對設計預測沉降進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六、觀測精度要求
沉降水準的測量精度為±1mm,讀取位至0.1mm;剖面沉降的測量精度為±4mm/30m。
七、觀測技術要求
為達到路基沉降觀測的目的,建立沉降與時間的關系,了解產生沉降的部位,沉降觀測應考慮如下要求。
(1)為了觀測到各部位的總沉降,從路基填土開始,沉降觀測也隨即進行。
(2)沉降標志的埋設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施工單位的填筑施工要與標志的埋設作好協調,做到互不干擾、影響。路堤的填筑進度要及時告知負責埋設沉降板的人員,避免錯過最佳埋設機會。觀測設施的埋設及沉降觀測工作應按本方案所要求,不能影響路基填筑質量的均勻性。
(3)在沉降板埋設基本不影響施工的條件下,路基的施工要作到碾壓的均勻性,質量的一致性,使沉降觀測資料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5.計算沉降和觀測沉降的比較
(1)由于影響沉降計算的因素較多,沉降計算的精度無法達到要求,必須通過對沉降觀測數據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評估,來驗證和調整設計參數與措施。
(2)通過沉降觀測和評估來確定路基的真實壓縮模量Es,以確定無砟軌道結構自重產生的附加工后沉降;
(3)如觀測到的沉降量超過設計沉降量計算值的20%時,經過排除人為錯誤與設備故障,可盡早檢查設計,采取措施確保工后沉降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