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滾齒加工工藝路線?
滾齒應用最廣泛,它除可加工直齒、斜齒圓柱齒輪外,還可以加工蝸輪、花鍵軸等。滾齒適用于單件小批量生產和大批大量生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滾齒的加工原理及常見缺陷處理辦法。
滾切齒輪可看作無嚙合間隙的齒輪與齒條傳動。當滾齒旋轉一周時,相當于齒條在法向移動一個刀齒。滾齒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切齒方法,可加工漸開線齒輪、圓弧齒輪、擺線齒輪、鏈輪、棘輪、蝸輪和包絡蝸桿,精度一般可達到DIN4~7級。
二、滾齒的加工精度?
精度能達到0.01mm,數控達到的精確度要高。 滾齒機: 滾齒機(gearhobbingmachine)是齒輪加工機床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機床,在滾齒機上可切削直齒、斜齒圓柱齒輪,還可加工蝸輪、鏈輪等。用滾刀按展成法加工直齒、斜齒和人字齒圓柱齒輪以及蝸輪的齒輪加工機床。這種機床使用特制的滾刀時也能加工花鍵和鏈輪等各種特殊齒形的工件。普通滾齒機的加工精度為7~6級(JB179-83),高精度滾齒機為4~3級。最大加工直徑達15米。
三、滾齒是怎么加工的?
滾齒加工是展成法原理來加工齒輪。用滾刀來加工對輪相當于一對交錯螺旋輪嚙合。滾切齒輪屬于展成法,可將看作無嚙合間隙的齒輪與齒條傳動。當滾齒旋轉一周時,相當于齒條在法向移動一個刀齒,滾刀的連續傳動,猶如一根無限長的齒條在連續移動。
當滾刀與滾齒坯間嚴格按照齒輪于齒條的傳動比強制嚙合傳動時,滾刀刀齒在一系列位置上的包絡線就形成了工件的漸開線齒形。
隨著滾刀的垂直進給,即可滾切出所需的漸開線齒廓。
四、滾齒、插齒和剃齒加工各有什么特點?
滾齒加工特點:
1、生產率高。
2、滾齒的齒形精度比插齒低,形成齒形包絡線的切線數量只與滾刀容屑槽的數目和基本蝸桿的頭數有關,它不能通過改變加工條件而增減。
3、加工蝸輪,只能用滾齒。
插齒加工特點:
1、切制模數較大的齒輪時,插齒速度要受到插齒刀主軸往復運動慣性和機床剛性的制約;切削過程又有空程的時間損失,故生產率不如滾齒高。只有在加工小模數、多齒數并且齒寬較窄的齒輪時,插齒的生產率才比滾齒高。
2、形成齒形包絡線的切線數量由圓周進給量的大小決定,并可以選擇。插齒時插齒刀沿齒向方向的切削是連續的,插齒時齒面粗糙度較細。
3、插齒時的齒向誤差主要決定于插齒機主軸回轉軸線與工作臺回轉軸線的平行度誤差。由于插齒刀工作時往復運動的頻率高,使得主軸與套筒之間的磨損大,因此插齒的齒向誤差比較大。
4、加工帶有臺肩的齒輪以及空刀槽很窄的雙聯或多聯齒輪,只能用插齒。
剃齒加工特點:
1、剃齒加工精度一般為6~7級,表面粗糙度Ra為0.8~0.4μm,用于未淬火齒輪的精加工。
2、剃齒加工的生產率高,加工一個中等尺寸的齒輪一般只需2~4 min,與磨齒相比較,可提高生產率10倍以上。
3、由于剃齒加工是自由嚙合,機床無展成運動傳動鏈,故機床結構簡單,機床調整容易。
五、求助:滾齒加工工時計算方式?
加工時間=齒數*(齒寬+切入長度)/(螺旋角余弦*軸向進給*滾刀轉速*滾刀頭數)其中切入長度=sqrt((滾刀直徑-進刀深度)*進刀深度); 滾切齒輪屬于展成法,可將看作無嚙合間隙的齒輪與齒條傳動。當滾齒旋轉一周時,相當于齒條在法向移動一個刀齒,滾刀的連續傳動,猶如一根無限長的齒條在連續移動。當滾刀與滾齒坯間嚴格按照齒輪于齒條的傳動比強制嚙合傳動時,滾刀刀齒在一系列位置上的包絡線就形成了工件的漸開線齒形。隨著滾刀的垂直進給,即可滾切出所需的漸開線齒廓。
六、影響滾齒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1、齒輪安裝軸的運動精度;
2、刀具軸的運動精度;
3、刀具的精度;
4、齒輪安裝軸與刀具軸的相對運動精度;
5、滾齒機的進給精度;
6、刀具進給運動的精度;
7、刀削速度;
8、刀具排屑能力;
9、刀具后面與已加工表面的摩擦情況;
10、冷卻潤滑情況;
11、機床振動情況;
12、被加工零件的材料;
13、加工人員的水平。
七、滾齒時將齒輪加工成鼓形原因?
一般情況,一把滾刀可以加工不同齒數的齒輪。如果有特殊要求的話,如齒頂倒角、齒根圓弧、漸開線等,那么這把滾刀還需要驗證是否可以加工這些齒輪。
八、加工中心加工橢圓?
首先不知道你那個圓有什么要求沒有,如果沒有只是過孔,那無所謂了,如果有,公差是多少。其次橢圓橢得有多厲害?比如你的圓公差要控制在2絲內,那你用銑刀是極難銑出來的,因為銑的圓理論上都是不規則的圓。這時候應該用鉸孔或者鏜孔。
如果橢圓變形很厲害,有以下幾種可能,刀桿沒裝好,或者刀桿自身不好,造成擺動幅度太大,自然加工出來是橢圓。
這種情況下,應該測刀具擺動值或者換把刀。
第二,就是工件沒有裝夾固定緊,加工過程當中動了,造成最后銑成了橢圓。
第三,如果加工深度太大,加工時刀具磨損嚴重,造成了橢圓。
九、什么情況下選擇插齒加工而不是滾齒?
應該是在沒有滾齒機的情況下選擇插齒。
十、加工中心每齒進刀量怎么算?
你好,加工中心每齒進刀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計算。首先,需要根據銑削刀具的直徑、刀具槽數、加工材料的硬度以及所需表面質量等因素計算出切削速度、轉速等參數。其次,還需要考慮銑削工藝的特點,如切削深度、切削寬度、進給速度等。最后,每齒進刀量應當在銑削過程中不斷調整,以保證加工質量和效率。一般情況下,根據銑削道數可以對加工中心每齒進刀量進行分段估算,每個道數的進刀量可以參考常規切削參數,根據實際加工情況和工件要求進行微調。總體來說,控制每齒進刀量在2-3mm左右會比較適合大多數加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