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菱加工中心對刀步驟?
一般情況下,三菱加工中心的對刀步驟如下:
1. 準備工具:需要使用配有Z軸調整功能的自動刀具測量儀,并配合機臺自動對刀程序使用。
2. 清理工作:首先需要清理加工中心的工作臺、夾具及待加工零件,以及清理自動對刀儀的測量觸頭。
3. 調整自動對刀儀:確認自動對刀儀觸頭測量長度,按照要求進行校準,并調整自動對刀儀的位置,使其垂直于工作臺。
4. 開始機器自動對刀程序:深入理解機器自動對刀程序,選擇正確的測量模式和測量參數,并按照程序提示進行操作。
5. 測量床面和刀具:在測量過程中,先測量床面,調整Z軸高度,并檢查刀具的垂線度和刀具間的間隙及調整刀具長度。
6. 完成對刀:根據機器自動對刀程序提示,完成對應的對刀過程,將測量結果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不同的加工中心型號和零件加工的特殊需求,對刀的具體步驟可能略有差別。因此,為確保對刀效果和運行安全,請嚴格按照相應的操作手冊進行操作。
二、三菱加工中心對刀方法?
三菱加工中心的對刀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手動對刀,另一種是自動對刀。手動對刀需要操作者根據加工中心的指示進行操作,而自動對刀則需要操作者設置好參數,然后加工中心會自動進行對刀操作。
三、三菱加工中心對刀詳細步驟?
把要用的刀具裝好確認后。在夾具或者其他固定精度高的平面取一個對刀平面。
我們平常用的平口虎鉗都是在固定鉗口中間位置上。
拿一把θ6的對刀棒.對好后把機械值抄入長度補償。
第1把刀就抄到第一把刀那一排長度補償那里。其他依次類推。
最后一把刀,對完后,不要抬起來,把相對坐標Z值清零。對頂為零。就把刀具抬到工件表面。
把相對左邊z值抄如G54坐標系。
以低升就把刀具搖到工件底部,把數值同樣抄入G54坐標系Z值里,之后加上要升高的數值。
四、三菱加工中心怎么對刀?輸入刀長?
三種對刀情況及步驟:
1.刀長為正值。
a.刀長為刀具端面到刀柄和主軸接觸位置(即刀柄錐面最大處)
b.刀長量測可通過專用的線外量測儀完成(刀柄安裝至主軸或刀庫前)。
c.刀長量測可通過機床自帶的刀長量測儀在機床內完成(即線上量測)。
d.將正確的刀長輸入對應的刀長補正參數里。
e.如果為線上量測,線上量測命令中已包含要對應刀長補正參數,系統
自動輸入。
f.此時的G54坐標系的z值是刀具端面到工件坐標系原點之間的距離。
2.刀長為負值。
a.刀長為刀具端面接觸到對刀基準時的機械坐標。
b.刀長量測可通過對刀棒或紙片進行對刀,簡單方法可采用報廢的銑刀棒
進行對刀。
c.將正確的刀長輸入對應的刀長補正參數里。
d.此時的G54坐標系的z值是對刀基準到工件坐標系原點之間的距離。
3.坐標系的設定方式
兩種方式:
a.在控制面板上坐標系設定頁面中輸入相應坐標系數據。
b.通過可編程方式設定(G10)(這種方法更加安全)
如:G10G90L2P1X100.0Y100.0Z50.0
其中L2是指坐標系設定。
P1是指G54坐標系設定。
P2是指G55坐標系設定。
車床分有對刀器和沒有對刀器,但是對刀原理都一樣,先說沒有對刀器的吧.
車床本身有個機械原點,你對刀時一般要試切的啊,比如車外徑一刀后Z向退出,測量車件的外徑是多少,然后在G畫面里找到你所用刀號把光標移到X輸入
X...按測量機床就知道這個刀位上的刀尖位置了,內徑一樣,Z向就簡單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個地方然后測量Z0就可以了.這樣所有刀都有了記錄,確定加工零點在工件移里面(offshift),可以任意一把刀決定工件原點.這樣對刀要記住對刀前要先讀刀.有個比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夾頭對刀,我們知道夾頭外徑,刀具去碰了輸入外徑就可以,對內徑時可以拿一量塊用手壓在夾頭上對,同樣輸入夾頭外徑就可以了.如果有對刀器就方便多了,對刀器就相當于一個固定的對刀試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記錄進去位置了.所以如果是多種類小批量加工最好買帶對刀器的.節約時間.以前用的MAZAK車床,換一個新工件從停機到新工件開始批量加工中間時間一般只要10到15分鐘就可以了.(包括換刀具軟爪試切)
五、三菱加工中心對刀要用基準刀嗎?
1. 是的,三菱加工中心對刀需要使用基準刀。2. 基準刀是一種精密的工具,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刀具測量和校準,確保加工質量和效率。在加工中心對刀時,使用基準刀可以保證刀具的準確度和穩定性,避免因刀具不準確而導致的加工誤差和浪費。3. 此外,使用基準刀還可以提高加工中心的使用壽命和效率,減少維護和更換成本。因此,使用基準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六、三菱系統加工中心不帶刀庫怎么對刀?
需要使用刀具測量儀對刀因為三菱系統加工中心不帶刀庫,所以需要使用刀具測量儀對刀,這種方法一般是先在刀具測量儀上放置一個加工中心的同型號主軸錐柄,然后通過比較加工中心主軸錐孔與測量儀上的主軸錐柄的測量值,來獲得刀具的安裝位置,最后再手動加工進行微調。此方法雖然比帶刀庫對刀要麻煩一些,但其對刀的精度更高,適用于對刀精度要求較高的加工。
七、臥式加工中心對刀?
你這個是臥加的四軸機吧,對刀和三軸機不一樣,三軸機的XY中心可以是任意位置,但是四軸或是五軸,它的基準只能是一個固定的點。
四軸五軸機對刀的基準不能在工件上,因為工件一旋轉基準就沒了。所以對刀基準只能在一個規定不動的位置上。原理:臥加四軸加工,編程的基準是工件的回轉中心線和XY形成的面的交點,所以對刀只能以這一點位基準。臥加因為不好對工作臺中心孔分中,所以臥加四軸正確的對刀方法是:必須需要事先做“對刀工裝”。以下過程中選擇一把合適的銑刀,并中途不能換刀,否則過程無效(建議用上刀片的刀) 我不知道臥加和立加的坐標系是不是一樣的,反正我這里說的坐標系,工作臺左右動是X軸,前后動是Y軸,到刀頭上下是Z軸,繞Z軸的旋轉是B軸。首先取一塊廢料固定在回轉工作臺上,然后以”B軸旋轉、XY軸不動“的方式銑一個圓柱面出來,對圓柱分中得到回轉臺中心線的X軸坐標。將機床X坐標搖至回轉臺中心線坐標,繼續在剛才的料上采用“B軸旋轉,XY軸不動”的方式再銑一個圓柱面,然后用精準的測量工具測出圓柱面的尺寸,然后根據此時Y方向的坐標值和圓柱的直徑推算出回轉臺的Y軸坐標。這樣工作臺的回轉中心坐標就出來了,標示為X0,Y0) 在回轉臺以外的地方固定一塊料,銑兩個面,一個是XZ面,一個是YZ面,這兩個面的X坐標和Y坐標,相對于回轉臺的回轉中心坐標(X0,Y0)是一個固定值,將這兩個值記下來,只要回轉工作臺位置不動,那么對刀工裝相對位置就不會變。每次對刀就以這兩個面對刀,然后將坐標輸入規定值補償為回轉臺中心坐標(X0,Y0)。以后不管工件怎么轉,你對刀后補償的值都是一個固定的基準,這個基準就是是工件的回轉中心線和XY平面的交點。記住!不管是幾軸的機器,只要有了回轉軸,那么對刀的基準就一定是要過回轉中心線的。如果不方便直接找回轉中心線,那就要借助工裝,采用“曲線救國”的方法來找。一點建議,僅供探討,如有不足之處請見諒。八、加工中心如何對刀?
你既然是加工中心的機床,那肯定就有刀庫功能,也就是機床上有很多把刀。
我們在對刀的時候,首先要確定的是XY方向的零點,你的那種方法對刀后
可以確定XY方向的零點,但是你必須還要去掉一個刀具的半徑值。
然后我們再確定Z方向上的值,這種值有多種對刀方法。我來說明你的那種
如果你在刀具長度補償參數中固定一把刀為基準刀(比如1號刀),那你就把這把刀在長度補償中設為零
那么刀尖碰到工件上表面測的值就是我們所需要的Z方向上的值。不需要減去一個刀具長度的值,我們把這個值輸入到原點偏置中(G54/G55等)
其它刀具的對刀值呢,就要一律輸入到刀具的長度補償中。
那么又怎么對刀呢,你還是用刀尖碰到工件上表面,然后按機床主界面,上面必有一個相對坐標值,坐標值中Z方向上的值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數據
打個比方,假設這把刀相對基準刀長了10mm(通過目測),那么它對出來的值應該在10mm左右。
同樣的道理,可以對出其它的刀具。
九、加工中心對刀方法?
加工中心對刀有多種方法,但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使用機床自帶的刀具長度儀。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快捷、準確,且不需要人工干預。但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刀具長度儀和主軸必須是垂直的,刀具要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以避免誤差等。此外,還有手動法、光電尺法等其他對刀方法,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對刀速度較慢,但有時仍需要用到。總之,在實際操作中,根據不同的工作情況選擇合適的對刀方法,才能保證加工效果的質量和效率。
十、加工中心對刀種類?
加工中心通常會使用以下類型的刀具:細銼刀、面銼刀、半圓銼刀、三面刀、端面刀、拉刀、齒形銼刀、方銼刀、凸輪銼刀、砂輪刀以及柱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