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控車床宏程序刀具壽命?
典型刀具的使用壽命是每片刀片連續加工15到20分鐘。刀具壽命是企業在比較理想的條件下測量出來的。根據不同的加工深度和不同的工件材料進給量,每片刀片連續加工15-20分鐘,計算出相應的線速度與進給量的關系,形成相應的切削參數表。因此,每個公司的切割數據表也不同。
二、數控刀具選擇方法是什么?
數控加工中根據材質選擇刀具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 硬度和耐磨性。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須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一般要求在60HRC以上。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就越好。(2) 強度和韌性。刀具材料應具備較高的強度和韌性,以便承受切削力、沖擊和振動,防止刀具脆性斷裂和崩刃。(3) 耐熱性。刀具材料的耐熱性要好,能承受高的切削溫度,具備良好的抗氧化能力。(4) 工藝性能和經濟性。刀具材料應具備好的鍛造性能、熱處理性能、焊接性能;磨削加工性能等,而且要追求高的性能價格比。數控加工選擇刀具的原則如下:數控加工用刀具材料必須根據所加工的工件和加工性質來選擇。刀具材料的選用應與加工對象合理匹配,切削刀具材料與加工對象的匹配,主要指二者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相匹配,以獲得最長的刀具壽命和最大的切削加工生產率。
三、數控排刀具體對刀方法?
1、在CNC系統上編輯刀具尺寸。
2、根據CNC系統提示,通過移動機床夾具將刀具靠近零點,可以使刀具重合機床坐標系。
3、將CAM系統中定義的坐標放入CNC系統中,利用零點進行輸入,將CAM系統中建立的坐標系統比較與機床上的坐標系統,一般采用較快的速度,較大的加速度,來調整刀具坐標軸。
4、確定機床和軸的比較結果,逐項進行檢查、測量,檢查準確性和線性度,校正刀具位置。
5、改變回零方式,結束回零或舵機回零,使機床上的各個坐標軸都回到零點。
6、確認刀具的最終位置,如果出現錯誤,核查原因,重新調整位置。
7、保存下參數,利用參數設定關聯程序即可。
四、數控程序的編制方法?
1) 手工編程手工編程是指從零件圖紙分析、工藝處理、數值計算、編寫程序單、直到程序校核等各步驟的數控編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的全過程。手工編程適合于編寫進行點位加工或幾何形狀不太復雜的零件的加工程序,以及程序坐標計算較為簡單、程序段不多、程序編制易于實現的場合。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容易掌握,適應性較強。手工編程方法是編制加工程序的基礎,也是機床現場加工調試的主要方法,對機床操作人員來講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2) 自動編程自動編程是指在計算機及相應的軟件系統的支持下,自動生成數控加工程序的過程。它充分發揮了計算機快速運算和存儲的功能。其特點是采用簡單、習慣的語言對加工對象的幾何形狀、加工工藝、切削參數及輔助信息等內容按規則進行描述,再由計算機自動地進行數值計算、刀具中心運動軌跡計算、后置處理,產生出零件加工程序單,并且對加工過程進行模擬。對于形狀復雜,具有非圓曲線輪廓、三維曲面等零件編寫加工程序,采用自動編程方法效率高,可靠性好。在編程過程中,程序編制人可及時檢查程序是否正確,需要時可及時修改。由于使用計算機代替編程人員完成了繁瑣的數值計算工作,并省去了書寫程序單等工作量,因而可提高編程效率幾十倍乃至上百倍,解決了手工編程無法解決的許多復雜零件的編程難題。
五、請問,數控里怎么可以從程序里看刀具?
數控系統一般都有圖形驗證功能,進入圖形驗證畫面,設置比例或者毛坯大小,自動運行,就可以看到刀具移動軌跡。
六、數控車床看程序怎么樣分辯刀具?
數控車床法蘭克系統在屏幕上看程序走刀軌跡圖的方法:點擊圖形,按機床鎖,主軸鎖,循環啟動即可。
現有高檔全機能型數控車床多具有走刀軌跡圖形顯示功能,可將車刀走刀軌跡顯示在數控系統的屏幕上,用來觀察判斷程序的正誤;
而應用廣泛的中、低檔數控車床,無走刀顯示功能,為程序校驗帶來不便;也有的在機床外的計算機上或數控繪圖機上校驗程序,但必須解決與機床數控系統的接口問題,這是比較麻煩的;也可利用試切法,該法在程序有較大錯誤時,除費工費料外,還有造成機床事故的危險。
擴展資料:
數控車床的相關要求規定:
1、數控車床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數控機床之一。主要用于軸類零件或盤類零件的內外圓柱面、任意錐角的內外圓錐面、復雜回轉內外曲面和圓柱、圓錐螺紋等切削加工,并能進行切槽、鉆孔、擴孔、鉸孔及鏜孔等。
2、數控機床是按照事先編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動地對被加工零件進行加工。我們把零件的加工工藝路線、工藝參數、刀具的運動軌跡、位移量、切削參數以及輔助功能,按照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代碼及程序格式編寫成加工程序單,再把這程序單中的內容記錄在控制介質上,然后輸入到數控機床的數控裝置中,從而指揮機床加工零件。
3、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并將其譯碼,從而使機床動作并加工零件。
參考資料來源:
七、數控刀具問題解決方法?
數控刀具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以下是一些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刀具磨損:刀具磨損是常見的問題之一,可能會導致加工精度下降、表面質量差等問題。解決方法包括及時更換刀具、調整刀具參數、使用適當的冷卻液等。刀具斷裂:刀具斷裂可能會導致設備損壞和加工事故。解決方法包括選擇適當的刀具材料、合理設計刀具結構、控制加工參數等。刀具壽命短:刀具壽命短可能會導致加工成本增加。解決方法包括選擇高質量的刀具材料、優化刀具幾何參數、使用適當的切削液等。刀具偏差:刀具偏差可能會導致加工精度下降。解決方法包括定期檢查和調整刀具、使用高精度的刀具、控制加工參數等。刀具夾緊不牢:刀具夾緊不牢可能會導致刀具脫落或加工事故。解決方法包括正確安裝和夾緊刀具、定期檢查刀具夾緊裝置、使用高質量的刀具夾緊裝置等。總之,解決數控刀具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刀具材料、刀具結構、加工參數、冷卻液等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定期對刀具進行檢查和維護,可以有效地延長刀具壽命,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
八、數控刀具切削參數的計算方法?
選擇切削用量的
原則
是,粗加工時
,一般以提高生產率為主,但也應考慮經濟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
,應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兼顧切削效率、經濟性和加工成本。具體數值應根據機床說明書、切削用量
手冊,并結合經驗而定。⑴切削深度t。在機床、工件和刀具剛度允許的情況下,t就等于加工余量,這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有效措施。為了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應留一定的余量進行精加工。數控機床的精加工余量可略小于普通機床。
⑵切削寬度l。一般l與刀具直徑d成正比,與切削深度成反比。經濟型
數控加工
中,一般l的取值范圍為:l=(0.6~0.9)d。⑶切削速度v。提高v也是提高生產率的一個措施,但v與刀具耐用度的關系比較密切。隨著v的增大,刀具耐用度急劇下降,故v的
選擇
主要取決于刀具耐用度。另外,切削速度與加工材料也有很大關系,例如用立銑刀銑削合金剛30crni2mova時,v可采用8m/min左右;而用同樣的立銑刀銑削鋁合金時,v可選200m/min以上。⑷主軸轉速n(r/min)。主軸轉速一般根據切削速度v來選定。計算公式為:
式中,d為刀具或工件直徑(mm)。
數控機床的控制面板上一般備有主軸轉速修調(倍率)開關,可在加工過程中對主軸轉速進行整倍數調整。
⑸進給速度vf。vf應根據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來
選擇
。vf的增加也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低時,vf可選擇
得大些。在加工過程中,vf也可通過機床控制面板上的修調開關進行人工調整,但是最大進給速度要受到設備剛度和進給系統性能等的限制。九、數控銑床刀具庫使用方法?
首先把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全部刀具安裝在標準的刀柄上,在機床外進行尺寸預調后,按一定的方式裝入刀庫。
換刀時,先在刀庫中進行選刀,由機械手從刀庫和主軸上取出刀具,然后交換位置,把新刀插入主軸,舊刀放回刀庫。
十、數控刀具磨刀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磨刀通則:
1、不管磨什么刀或用何種工具(Lansky, Spyder., 磨石…whatever),磨刀第一要件就是磨時要保持刀刃的固定刃角,這需要練習,但有一個老手都知道的小竅門就是磨前先用奇異筆先將刀的開刃區涂黑,再拿去輕磨幾下后,檢視刃區,若角度正確,則黑 色將完整被磨掉,若否,自己觀察Mark區后調整角度,抓到角度后就將感覺記起來,后續依此感覺磨刀。此方法新老手都適用,因為不同刀有不同角度,就算是專業磨刀師可能也要依不同刀之角度來調整感覺。 說到這邊,有一個迷思大家可以思考,是否每一支刀都要保持原出廠時的開刃角?從收藏者觀點,此點勿庸置疑。但從使用者觀點,我倒覺得值得商榷,我通常會依照自己的用刀習慣,來改變刃角,使刀能 在手中做到最大的應用,但前提還是「就算你要改變刃角,你還是要保持固定改變后的刃角角度」。
2、當你可以在磨刀時固定刃角后,開始進入最關鍵程序了:磨的程度。磨刀是一種削薄磨去刀刃材料以制造新的鋒銳刃區(edge)過程,因此磨石的功能就以此為依歸,粗磨是進行上述過程,制造出鋒刃 ,細磨是去除粗磨過程中產生的毛邊,光則是更進一步加強細磨的功能。由此可知,刀磨的好不好關鍵在粗磨程序,若你一直磨不好,必須從此處著手再加強。 一般刀刃若無缺角需要修整或改薄刃角的話,通常我們是從600 grit的磨石進行粗磨,依照1的要領去研磨,磨到什么程度呢? Key Point:磨到刀刃在另外一邊全部刀刃邊緣都起毛邊(或飛邊)為止。起毛邊代表你真正將刀身削薄制造出新的鋒銳區,因為你的研磨面已到達刃邊。此時翻轉刀面,依相同要領再研磨,直到另一邊刀刃又?{簸_毛邊(有些師傅只磨一面就去毛邊即算完成磨刀程序(Chisel Grind的刀也如是),下次再磨刀時再從另一邊磨起)。
3、如果你步驟2很確實,那你已完成磨刀的百分之八十工作(此時用手垂直方向摸刀刃就已感覺很利了),剩下的就是去毛邊的工作。 去毛邊可用1000或1200 grit的磨石依照前述要領先將有毛邊的刃用中等的力量(與部驟2相比)輕輕磨約十下后檢查刃面,應該會在刃另一邊又起毛邊,但此毛邊已較部驟2產生的小很多。翻過面來同樣要領再磨十下后再翻面, 接下來要用很小的力量(幾乎是刀本身的重量而已),將刀刃稍微提高角度(約5度以內),輕磨三四下后翻轉刀面再依同要領磨三四下。Ok, you get it. 一只去好毛邊的利刃。 以上所述過程只是通則,個人可依習慣或刀種、鋼材不同,自行加減,但程序上大概就是這樣啦。如果你還是磨不利(不大可能),再從步驟2開始,確實作到起毛邊后再進行下一步驟。
4、接下來就是光的過程了,光就是用皮革(或用布輪…等)加研磨劑顆粒,將刀刃成鏡面(對鋒利程度個人是認為不是有很大影響啦),但其要領與前述磨刀要領不大相同,是以刀背向前行進方式 略提高刃角來實施(因為光也有去微細毛邊的效果)。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刀都需要光,一般切割繩索、紙張等拉著切(slice)方式的刀刃最好保持一些鋸齒狀會較好用,而以壓著切(push out,如削蘋果皮、刮胡子等)方式使用的刀刃,光后效果一級棒。各人請依需要自行決定。(注:拓直久慶在「求生刀的妙用」中曾提出:單刃刀(single bevel)壓著切,雙刃(double bevel)刀拉著切。與上述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通常要光的刀都是刃角較小,以推或壓著施力方式(如peeling)切的。) 經過以上的各道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