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動擋擋位介紹?
手動擋汽車各個檔位的介紹:
P :停車擋,停車選用
R:倒車檔,倒車時選用
N:空擋,發動機啟動時選用
D:前進擋,一般汽車行駛時選用
S:同2擋,只在1——2擋之間升降
L:低速檔,多用于爬坡,下坡。路況較差時選用
OD:超速檔
建議:
1檔起步,轉速不要超過2000轉;
2檔在20-40公里使用;
3檔在40-60公里使用;
4檔在60-75公里使用;
5檔在75公里以上使用;
其實手動擋換擋考慮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發動機轉速、行駛需要(超車、正常行駛還是下坡)。
一般家用車發動機的建議工況如下:
在1500轉以下時建議降檔;
在
2000-2500轉時比較省油(根據發動機不同稍有區別),發動機的扭矩適中、噪音也相對比較小,適合正常行駛;
在
2500-3500轉時發動機扭矩比較適合超車、上陡坡,但此時發動機油耗上升、噪音變大;
3500轉以上為不建議長時間工作區間,轉速在此區間下發動機油耗極大,噪音也非常大(少部分高轉速發動機除外),一般只在拉發動機(偶爾將發動機轉速提高至4000轉以上可以延緩整個進氣道積碳)或高速超車時進入此種工況。
個人開車有個人的習慣,以上經驗是按照穩健型司機的開車方法總結的,而且開車是個熟練活,你開的時間長了自然也就知道該怎么開了。
一定切記:十次事故九次快,應外一次還超載!
二、豐田擋位介紹?
以凱美瑞為例,2.0和2.5全系是PRND四個檔,運動版有PRNDS五個檔
三、雅閣擋位介紹?
最新的本田雅閣采用的傳動方式是自動擋。下面介紹一下本田雅閣的檔位:
p:停車擋,一般停車時用,防止車打滑。
n:空擋,短時間怠速,拖行時很方便。
d:自動擋也叫前進擋,是汽車前進時最常用的擋位。
D3擋:只能在1=3擋之間自由切換,用在不平、濕滑、雪天使。
r:倒檔,當汽車需要停下來會車時使用。
一種簡單的開始方式
本田雅閣的啟動方式很簡單。首先進入車內,調整座椅后視鏡并系好安全帶,踩下剎車,掛空擋啟動車輛。然后,將檔位切換到D前進檔,將手剎松開到底,左轉,觀察周圍安全,慢慢抬起剎車,再慢慢踩下油門,起步成功。
注意自動檔的使用
使用自動擋有很多注意事項。長時間停車,一定要把檔位放在P檔。高速行駛和下坡滑行時,切記不要使用空擋,這樣會損壞零件。在斜坡上起步和停車時,一定要注意油門剎車和手剎的配合,防止車輛打滑。
這一次,太平洋汽車講述了本田雅閣排擋介紹的內容。可見雅閣的自動擋設計非常人性化。
四、凱美瑞擋位介紹?
1、P停車擋:此擋位一般在排擋桿最上方,長時間停車時需要掛入此擋位,如果熄火時未掛入停車擋,下次啟動車輛時應先掛入停車擋再點火。2、R倒車擋:僅在汽車停住時才可掛入。
3、N空擋:變速箱處在空檔(怠速檔),此時沒有力傳遞到車輪且無法使用發動機的制動作用。
4、D前進擋:所有前進檔都可自動換高檔和降檔,換檔時刻取決于發動機負荷、個人的駕駛風格和行駛速度。
5、S運動擋:運動模式下,發動機的轉速會拉的比較高從而獲得更好的動力性能,同時變速箱換擋邏輯更為激進。
6、L低速擋:掛入低速擋時,變速箱會鎖止在一二檔以便使發動機能長時間處于最大扭矩轉速區間,一般用于上陡坡時使用。
7、M手動擋:手動模式能為駕駛者帶來更多的駕駛樂趣,同時對于復雜路況有更好的適應性。
8、B制動擋:也稱動能回收檔,一般在混合或純電車型上出現,掛入后可以增加車輛續航能力,同時在長下坡時還能有效為車輛提供制動力。
五、佳能擋位介紹?
A+(場景智能自動)
相機處在該檔位下 會自動調整ISO(感光度),光圈大小,快門速度等設置
該檔位優點是非常適合剛上手的新手,或者是來不及調整相機參數時的選擇
缺點是完全由程序決定參數 很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
p(程序自動曝光)
相機處在該檔位下 可以自由設置ISO(感光度),曝光補償,白平衡等設置
該檔位優點是程序會自動調整快門速度,光圈大小的設置,只需調整ISO(感光度)的設置
缺點是存在曝光不準確,或者是當鏡頭光圈較小時快門速度過慢導致圖片模糊
Tv(快門優先自動曝光)
相機處在該檔位下 可以自由設置ISO(感光度),快門速度,曝光補償,白平衡等設置
程序會自動調整光圈大小
優點是該檔位適合抓拍高速運動的物體
缺點是光圈大小由程序控制,無法控制景深
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
相機處在該檔位下 可以自由設置ISO(感光度),光圈大小,曝光補償,白平衡等設置
與Tv檔的快門優先相反,該檔位程序會自動調整快門速度
優點是該檔位適合拍攝靜物,如人物,能達到主體突出的效果
缺點是快門速度由程序控制,手持容易出現模糊
M(手動曝光)
相機處在該檔位下 可以自由設置ISO(感光度),光圈大小,快門速度,曝光補償,白平衡等設置
該檔位參數都由手動調整,可以在拍攝中獲得更自由的表現
優點是參數全由手動控制
缺點還是參數全由手動控制,需要一定的攝影基礎,同時需要時間調整參數
B(B門)
相機處在該檔位下 不同于之前的檔位,該檔位按下快門按鈕,反光鏡升起,曝光開始,直到松開快門才會停止曝光,所以該檔位俗稱手控快門
該檔位可以用來拍攝一些特殊照片,如閃電、光繪、星軌、煙花、車流等
市面上大部分單反都有為b門單獨設置檔位
如果沒有可以將相機調整至M檔位,在快門設置里找到B或Bulb,就是該相機的B門模式了
與之類似的檔位還有T(T門),該檔位存在于小部分相機上,與B門不同的是,T門采用交替式只需按下一次快門按鈕曝光開始,在按一次快門按鈕曝光結束,非常銀杏化
B門優點是可以拍攝特殊照片
缺點是需要一直按住快門鍵,需要配備三腳架,快門線(畢竟沒有人想一直摁住快門按鈕)
六、海鷗擋位介紹?
海鷗擋位是一種汽車變速器系統,用于控制車輛的行駛速度和轉向力。它通常包括前進擋、倒擋和中立擋。前進擋用于向前行駛,根據車速和駕駛需求,可以選擇不同的前進擋位。倒擋用于倒車,使車輛向后行駛。中立擋是一種中間狀態,用于停車或啟動發動機。海鷗擋位的選擇通過換擋桿或撥片式換擋器實現,駕駛員可以根據路況和駕駛需求靈活選擇擋位,以提供最佳的駕駛體驗和燃油經濟性。
七、電流擋位介紹?
一般V減代表直流電壓檔,V波浪代表交流電壓檔,A減為直流電流檔,A波浪為交流電流檔。 正常測量電流時,首先必須辨別出電流的類別,要是直流則調整到A減,而交流電則調整到A波浪,把紅色表筆插到mA或A插孔,黑表筆插到COM孔,之后把表筆串聯到電路,接著將被測電路斷開,最后把表筆串聯進去即可。
八、皮卡擋位介紹?
皮卡車檔位與速度匹配
1檔:正常起步或者爬很陡的坡時使用,車速一般在10每km/h;
2檔:起步后加速的過度檔,或者低速前進使用,車速一般在20km/h;
3檔:時速在20-40km/h使用該檔位,在市區行駛常使用該檔位;
4檔:時速40-60km/h時使用該檔位;
5檔:時速60Km/hy就可以使用該檔位;
駕駛手動檔的車,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換檔的時機,當發動機轉速在2000轉左右換檔,先減油門然后再踩下離合器,這樣離合器就不會被強制脫開,然后換檔。進檔順序一定要是一檔--二檔--三檔--四檔--五檔,不推薦跳檔,減檔順序按車速,根據自己車子的情況,一般發動機轉速低于1500轉左右就要減檔。
九、汽車擋位介紹?
一、自動擋汽車擋位介紹:
1.L擋:為低速檔,在車輛爬坡時掛入此擋,將保持高轉速低擋位狀態。
2.S檔:是運動模式,變速箱會根據當前速度以及駕駛員踩油門的力度自由換擋,但換擋時機會有一定延遲。
3.D擋:為前進擋,車輛前進時所用的擋位。
4.N擋:是空擋,用于暫時停車時使用,比如等待紅綠燈期間可以將擋位掛入N擋。
5.P擋:是駐車擋,停車時需將擋位置于P檔,汽車將停止制動,不會出現溜車的情況。
6.R擋:是倒車擋,當車輛在倒車時要用R擋,但只有當車輛停止行駛時,才可以掛R擋。否則會對汽車的變速箱造成嚴重損傷。
7.B擋:是制動擋,擋車輛駛入長下坡路段時,可以掛入B擋,這時候發動機制動就會介入,可以避免長時間使用行車制動造成剎車片過熱而造成的意外事故。
二、手動擋汽車擋位介紹:
普通手動擋汽車有5個前進擋,一個倒擋,中間空擋。
1.1擋是起步時用。
2.2擋在時速20-40千米使用2檔。
3.3擋在時速40-60公里使用3擋。
4.4擋在時速60-75公里使用。
5.5擋在時速75公里以上使用。
6.倒擋是倒車時用到的擋位。
7.空擋是短時停車時使用,此時需要踩著剎車踏板或者拉起手剎,防止溜車。
十、cvt擋位介紹?
CVT連續可變傳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級變速箱,顧名思義就是沒有明確具體的檔位。
P檔
停車檔,在車子停放或完全靜止時采用。
R檔
倒車檔,使用該檔時必須將車完全靜止才能入檔,嚴禁在運動中由前進檔換入倒車檔,以防損壞齒輪。
N檔
空檔,車輛暫停使用,如等候紅、綠燈。
D檔
低速檔,用于爬坡或易打滑路面,或者說是拖車檔也可以。